2021-12-29 14:11
一张好图胜过千言万语。
“图像小说”是近40年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文学类型,这个名词在1978年第一次印刷在漫画家威尔·埃斯纳的出版物上,此后便开始流行起来。而早在1960年代末期,传统主流的超级英雄漫画陷入题材与风格的瓶颈,漫画作者便开始大胆尝试新格式。
图像小说区别于传统的漫画,它包含一个起承转合的完整故事,不像连载漫画有读者熟悉的固定角色,同时探讨比较深奥的主题。相比于纯文字的文学形式,图像小说的吸引力源于极强的视觉表现力,通过一幅幅图片展示故事的走向。
图像小说的概念,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种类或流派,而是广泛的、包容的、多元的和不断创新的图文结合创作形式,本期为大家介绍这种全新的文学创作形式。
01 沧海桑田,这里依旧
“无论你身处于哪一个‘这里’,它都至少存在了45亿年。”
这是一本重新定义叙事的实验性杰作,被称为“带上孤岛的图像小说”。上世纪80年代原版的六页一经出版,便获得极高声誉。《这里》是一趟迷幻而华丽的时间旅行,它将镜头瞄准新泽西州的一间平凡客厅,在同一幅画面中穿越百万年,拼贴出“这里”在时间流转中的奇妙变化。地点的确定而时间的重组得到了神奇的碰撞,史前的汪洋大海与现代科技同框,1932年与1960年的对话遥相呼应,展现出一小块空间在时间绵延中的无限可能。
02 由一个家族,读懂一个国家
1902年10月12日,穆罗姆采夫一家搬到了新房子里,这里比他们之前的家更大更宽敞,小伊琳娜得到了自己的儿童房,她以自己的视角记述下了大家忙忙碌碌收拾屋子的一天。此后,穆罗姆采夫一家在那里待了整整100 年,我们目睹了他们的相聚和分离、快乐和悲伤、希望和失落,经历了许多俄罗斯普通家庭在那个年代中所经历的一切。
这段家族往事折射出了20 世纪俄罗斯的历史。诉说这段历史的不仅有本书的主人公,还有他们的物件:家具、衣物、餐具、图书、玩具等。物件会保存它们被制造和使用的那个时代的烙印,留下光阴的痕迹。它们见证了课本中未曾写过、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历史,也见证了每一个家族的故事、朋友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03 跳出平面国,跳出自己的局限
论文可以以漫画形式呈现吗?尼克·索萨尼斯做到了。
这是哥伦比亚大学首部以漫画形式呈现的学术论文,一部探讨图像与文字关系的图像小说,一部融合了科学、哲学、艺术、文学、神话多种学科的观点之书。
社会给每个人固定的角色,我们被分门别类,放置在轨道上接受指令,按部就班地过完平面化的一生。单一的视角、狭隘而僵化的思维,使我们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无限的潜能也被遏制。而《非平面》通过图像这种新颖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清自身局限,并进一步突破局限的方法。
04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艺术与博物馆
休伯特一个人生活,他长相平平,性格内敛,椭圆的镜片让他总是愁眉苦脸的脸庞显得更加呆滞,一幅普通中年男子的模样。平日里,他喜爱独自一人逛美术馆,常在一幅画作前驻足良久,直到周围的参观者都离去。回到家后,他会坐在窗边临摹,一画就是好久。美术馆和家的两点一线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
在普通人眼里,休伯特可能是个怪人。他独来独往,还常常喜欢往美术馆跑,在屋子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但休伯特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注,恰恰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推荐所有喜欢一个人静悄悄逛美术馆、博物馆的人阅读。
05 水墨江湖,纸上谈兵
高中时学习《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王》,对于课文中的“图穷匕见”、“秦王环柱走”等经典的段落总是很难想象出来,当看到郑问所作《刺客列传》荆轲篇的时候,故事生动展示了秦舞阳的紧张、荆轲的从容以及荆轲刺秦的全过程,让本该存在于脑海中的想象变成图画跃然纸上。
《刺客列传》中的故事脱胎于司马迁的《史记》,作者郑问集合了春秋战国时期,曹沫、豫让、专诸、聂政和荆轲五位刺客,以传统的中国水墨和彩墨技巧入画,将他们的英雄史诗改编成图像小说。司马迁以文字定型了“刺客”二字,两千年后的郑问,以笔作骨,以墨作血,赋予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和事件以面相。
06 在死亡到来前,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
让你为“艺术”付出生命你愿意吗?戴维·史密斯愿意。
怀才不遇、穷途末路的雕塑家戴维·史密斯在一家餐馆里遇见了死神,并和他立下契约。戴维获得徒手随意雕塑物品的能力,作为交换,他的生命只剩下200天。在这200天里,虽然戴维可以很随意地雕塑任何东西,轻易地表达各种想法,但他依旧没有获得应有的名声,艺术界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在这个过程中,惨痛的家庭回忆在脑海中一点点浮现,同时一段不合时宜的爱情也悄然降临,唤醒了戴维的灵感,也逐渐唤起了戴维对生命的渴望。这个现代浮士德式悲凉浪漫的故事,用500页容量诠释生命的厚度,犹如一记重击发人深思。我们将与戴维一同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并在死亡到来之前,不断地重新认识艺术和生命的意义。
07 我们的生活是一部讽刺喜剧
故事从房东突然决定卖房开始,当晚哈努卡就梦到自己与妻子和孩子先是躺在出租屋里,然后就到了大街上,接着是星空中,幽默又苦涩的刻画了他焦虑的心情。他们不得不被迫搬离出租屋,面对铺天盖地的租房信息却找不到一间适合自己的房子。故事的主人公哈努卡是个缴械投降的丈夫、焦虑不堪的父亲、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他同时也是一个社交恐惧的普通人、自我怀疑的艺术家。有时候,变得现实并不是自愿选择,而是生活所迫。
通读全书,房贷压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诸多问题在这本自传漫画中逐一呈现,尽显“现实主义”的本色。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一些闪光的幸福瞬间,让人感叹即便辛苦,人间也依然值得,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