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0 09:22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乳制品行业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后,呈现出了高速增长态势,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中国乳业龙头,伊利伊利始终坚守品质初心,每一个伊利人都用心诠释着“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视品质如生命,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从“质量领先3210战略”升级为“品质领先3310战略”,从聚焦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到关注消费者品质体验,从卓越质量管理到引领消费者品质观,由质量管理向品质管理升级,聚焦“全球最优品质”,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球产业链,保证零食品安全事件。
持续升级质量管理体系
从一滴牛奶,到一份高品质乳品,究竟要走多远的路?伊利人选择以“全球最优品质”为标准,坚持与生产环节中的每一个小细节“死磕到底”。据了解,伊利建立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覆盖80多个检验单元,检验项目总数达1000多项。率先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每一个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监测、分析、把控、预防。2014年11月,伊利集团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事业部全部通过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线产品通过此全球性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认证的乳品企业。
在伊利品质观的指引下,伊利持续升级质量管理体系,2019年实现了从“质量领先3210战略”到“品质领先3310战略”的升级。早在2015年11月,伊利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升级为“质量领先3210战略”,聚焦打造3个世界一流:世界一流质量人才队伍、质量标准和品质产品;升级2个管理:全球质量领先管理体系和质量自主管理模式;以及“1”票否决和“0”食品安全事件。围绕“3210”战略,2015至2018年,伊利质量管理检测设备累计投入7亿元。2018年,伊利加快战略目标迈进速度,从“质量领先战略”升级为“品质领先战略”。“品质领先3310战略”具体为:3个一流:打造一流队伍,建立一流标准,生产一流产品;3个基础:夯实品质领先管理体系,强化品质自主管理模式,构筑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品质评价体系;1票否决:全链条不满足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要求的过程和结果一票否决,强化不符合过程叫停和退出机制;0食品安全事件:全面有效识别控制风险,构建全球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平台,确保食品安全事件零发生。从“质量领先3210战略”到“品质领先3310战略”,从聚焦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到关注消费者品质体验,从卓越质量管理到引领消费者品质观,在打造高品质的路上,伊利逐步由质量管理向品质管理升级。
划定食品安全“三条线”
在产品和乳品原料质量控制方面,伊利一直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世界一流、极为严苛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不仅增加了众多质量控制指标,而且对每项指标设定了极为严格的限量值。不少全球乳品顶级供应商都称伊利的标准严格程度堪称“史无前例”。据了解,伊利的部分乳品原料甚至需要通过供应商特别加工定制才能满足要求。以生鲜牛乳质量控制的部分指标为例,伊利比国家标准多增设了5个卫生指标,同时对多项指标根据夏季和冬季作了明确规定,明显高于国家统一标准要求。在检测过程中,伊利还设立了质量管控“三条线”,即在国标线的基础上,伊利提升了50%的标准,制定了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0%的标准,制定了内控线。企标线严于国标线,内控线严于企标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身食品安全的风险管控能力。奶粉生产车间的空气洁净度可与药品生产相媲美。
此外,伊利在业内率先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程序。奶源基地从奶牛出生即为其建立养殖档案,原奶运输过程实现全程可视化GPS跟踪,原奶入厂后采用条码扫描,随机编号检测;同时,建立了生产过程的产品批次信息跟踪表、关键环节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的综合集成系统和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时化和信息化,并且与国家平台进行对接。
数字化转型覆盖全产业链
基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伊利在乳制品行业率先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和完善先进的数字技术系统、优质的数字资源体系、专业的数字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消费者数字化平台,赋能“全球健康生态圈”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健康产品与服务。
伊利目前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的智能化运营全覆盖。在上游,伊利用图像识别、关节识别等技术获取数据,再用AI算法实时规范牧场的生产流程;在下游,伊利用自主开发的地理大数据系统,依靠智能建模和人货场大数据,优化终端网点布局。在加工环节,每个伊利工厂中都有被称作“核心大脑”的MES制造执行系统,通过将所有生产设备连接到系统,可实现生产过程准确的实时监控与安全稳定生产。在伊利金领冠金海 “无人工厂”,设计、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全链条被进行数字化赋能,伊利金领冠奶粉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者、诚信评价等各环节信息数据实现可追溯,消费者通过二维码、网络凭条一键可查。凭借智能技术应用水平,金海工厂入选“2020中国标杆智能工厂”。
此外,为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伊利还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算法预测未来可能流行的产品口味、营养功能,实时关注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产品的反馈评价,以此来优化产品和服务品质。
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牧场信息系统
伊利持续深入洞察领先科技在传统养殖业的应用价值,不断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奶业领域的应用。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再次汇集全产业链资源,组建科技研发组+养殖专家组,联合开展智慧牧场攻关项目。通过大量的牧场一线需求调研、养殖数据分析、数字化技术攻关,结合当下行业难点、痛点,以牧场实际经营管理需求为出发点,创新开发了功能最先进、分析最智能、应用最高效、覆盖养殖领域最全面的“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3.0”。“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3.0”是以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各领域专家团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产业链专家资源共同参与研究开发,模拟专家技术、理念思维构建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通过逐层级模拟专家思维开展大数据智能分析,直达问题根源,直至生成牧场改善提升成套方案。实现了为每一座牧场随时提供行业领先专家“会诊”,相当于将全球奶牛养殖专家的“大脑”放在了每座牧场。为更好的呈现奶牛养殖大数据分析进程及结果与应用,“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3.0”构建了全过程直观、醒目的视窗面板,配备自动预警提示,对提升、异常、改善事件及时自动预警。同时,相关信息与手机APP连通,无论何时何地,均可随时掌握牧场的全部信息,指导牧场及时做出科学决策,让牧场经营管理更精准、更便捷。同时,系统内实时更新地域内养殖水平、全国行业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数据,并与牧场各项养殖及经营指标形成动态对比分析,让牧场随时掌握分析结果及配套方案,指导牧场的长期规划与发展方向。
地处福建省漳州市梅州乡的鼎业牧场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智能科技气息的智慧牧场。牧场主老林欣喜的说:“牧场安装了精准饲喂系统,确保奶牛吃的日粮营养均衡。2020年夏季奶牛单产同期对比2019年提升了3公斤,全年平均单产达到35公斤,牧场一年就多收入了800万元。这都是得益于伊利开发的牧场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现如今,老林坐在办公室就能通过手机APP精确了解每一头牛的身体状况、挤奶量等信息,实时掌握每一头奶牛的动态信息,从而进行精准饲料投喂,保障奶牛的科学饮食和健康护理,养出健康牛,挤出优质奶。
伊利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数字化将在更深更广领域影响乳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伊利会持续打造数字技术系统、数字资源体系、数字化人才队伍,完善全链条覆盖、全场景渗透、全方位互动、全品类共享的“四全运营体系”,引领和提升中国乳业数字化水平。
伊利集团在日前举行的领导力峰会上,正式发布了“全面价值领先”目标。面向2030年,除了实现既定的中长期目标外,伊利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现“消费者价值领先”“社会价值领先”“员工价值领先”“企业价值领先”的四大价值领先战略目标,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伊利将继续坚守“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视品质如生命,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助力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