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14:02
北京艺术中心已于上月启幕。记者 常鸣/摄
“过去10年,数字产业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42.9%,充分体现了北京创新能力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在全国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市人大代表、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东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亮眼成绩勾勒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着力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州的产业如何发展?如何“奋力推进传统领域‘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占先’?”日前,通州团的市人大代表们展开热议。
文化旅游是城市副中心六大产业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单列一章讲文化,提出‘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育城’的发展要求,我非常赞成,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眼光、文化气氛和文化自信。”市人大代表、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说,“新时代的北京要在以文化温润心灵,用文化养育城市上走在前头做示范。”
上个月北京艺术中心启幕。2024年,国家大剧院计划在新院区举办300场商业活动、300场艺术活动,通过有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带动区域文化良性发展。李志祥说,要探索利用大剧院国内外演艺行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中心城区,带动多个城区,协同河北廊坊北三县及东部城区,携手亦庄和南部城区,共同打造以城市副中心为圆心的全国文化中心新高地。
李志祥也提出倡议,吸引国内优秀文化机构、文化企业落户通州,聚合资源,建议市级部门加强与城市副中心联动,推动中央在京国字号艺术团体以及市级院团在副中心举办精品演出,精心策划“国际芭蕾舞比赛和编舞比赛”“国际音像展”“北京(国际)运河节”“运河有戏”“台湖爵士音乐节”等文化品牌项目,使通州立足全国文化中心的高站位,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何为新质生产力?这个新名词特别指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深耕通州20余年的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潜力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深化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造平谷、通州、延庆种业创新示范区,这让我很兴奋,说明我们现在走的路子是对的!”市人大代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平说。
现代种业是副中心六大重点产业之一,结合产业资源和公司自身,刘宝平深深的“种子情”溢于言表:“未来种业将面临两方面竞争,一个是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也就是育种;另一个是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通州已与中国农科院签约农业微生物研究中心,将引领农业微生物学科和产业发展。国家提出要打造国家种子实验室北京创新中心,通州要发力去争取创建。”
落实首都功能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刘振东代表从产业协同的角度带来了建议。“我们支持天津、河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果能在通州、武清、廊坊共建产业合作区,那将是协同发展战略的新亮点。”刘振东建议在三地交界地区,以永乐开发区、天津武清高村开发区、廊坊开发区现有园区为依托,跨区域产业资源整合配置,高位统筹协调,共建产业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