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7 16:16
今年4月,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的京津产业交流洽谈会上,两地签署了产业协同、交通一体化、民生服务、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7个专题合作协议,搭建两市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京津冀产业协作走深走实。昨天,两地又在北京经济开发区“握手”,41个项目现场签约,意向投资额约271.81亿元。京津“双城记”唱响,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和韧性持续提升。
四大领域补链强链
本次推介会以“唱好京津‘双城记’共建产业生态圈”为主题,签约项目聚焦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现代服务业四大领域,产业合作仍是“重头戏”。
北京希贝德科技有限公司是注册在海淀区的一家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端装备供应商,此次与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自动化生产设备项目,该项目落地天津东丽区,双方将在航空航天产业与复合材料领域技术互补增强。
“此次合作,可以弥补产业链上的一些短板,通过供应商多元化,帮助我们企业更好地建设产能。”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一说。随着北京希贝德科技有限公司在天津落地分公司,布局新产线,两企业将在设备攻关、工艺研发、产品制造和市场开发展开深入合作,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
此次推介会,盒马与三地分别签署“订单农业”合作协议,在北京、天津、河北再落地四个“盒马村”,链接供给侧与需求侧。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截至2023年5月,盒马在全国已建立185个“盒马村”。此次新增的4个“盒马村”分别位于平谷区马坊镇太平庄村、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大赵村和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大岸底村,推介当地“地标性”农产品,如河北特色产品无抗鸽子蛋、天津主要采用中药制剂控虫的韭菜等,重构生鲜供应链,为消费者带来差异化的优质生鲜农商品。
新零售利用人机交互沉淀已经实现智能选址、动态选品、动态定价、动态补货等,新零售企业也将“零售”转化为“集采”,“盒马村”因此诞生。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欣宇说,“盒马村”的订单农业模式,能让农货有稳定的销路;在不愁卖的基础上,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改造,让农村从分散、孤立的生产单元升级为现代农业数字产业链的一部分,农民变身数字农民,用新办法种出好东西,卖出好价格,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农业发展。
除了产业合作领域,本届推介会还促成了另外三大领域的签约。基础设施领域,京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京滨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共同推进武清区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城市更新领域,中交集团所属企业与天津市红桥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天津西站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现代服务业领域,中新联进出口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完善社区智能回收设备、绿色分拣利用基地,实现再生资源有效利用。
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
今年以来,新一轮京津1+7合作协议签约落地,各领域协同合作不断深化。天津滨海中关村园区新注册企业超过4500家,北京CBD—天津港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天津港至北京大红门首条海铁联运班列开行,京津、京沪、京滨、津兴4条高铁联通京津双城交通格局正加快形成,北京研发、天津制造创新转化机制加快构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三地共绘重点产业链图谱,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面向未来,京津两地立足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基础,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业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强化互补,精准对接、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的机制,共同打造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市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说,京津冀将加快重点产业融合,“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政策,不断深化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优链。三地将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生态。
厚土栽培产业根基
推介会上,市经信局副局长苏国斌介绍,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近期梳理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政策,政策内容覆盖产业强链补链、创新成果转化等。
苏国斌重点介绍了近期实施的两项措施。关于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推动高精尖产业强链补链的实施方案印发,安排资金鼓励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名录中的企业,在京津冀范围内寻找稳定的配套商,提高配套率,建立产业链立体化,增强产业链整体韧性。对制定强链补链方案且通过审核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按实际履约金额5%给予奖励。针对非汽车整车企业,每家供应链配套企业最高奖励300万元,单个链主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针对汽车整车企业,每家供应链配套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单个链主企业最高1亿元。
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以支持机器人头部企业发挥产业链优势,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在津冀布局。“我们将在津冀选择合适的园区与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基地结对发展,共同打造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示范园和机器人产业链,实现生产资源对接,生产过程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能力。”苏国斌说。
京津冀三地经信部门还将围绕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联合建立集群重点项目库,梯次培育一批跨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动京津工业互联网协同示范区建设,深化氢燃料电池、算力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协同。京津两地也将强化在电子化学品、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市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京津两地将围绕产业创新、园区合作、城市更新、港产联动等领域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共同唱好新时代京津“双城记”,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