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20:08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文人王维珍笔下的通州。漫步通州,每一处古迹、每一处地名都向人们表明,它是个有城、有水、有漕运、有故事的城市。在古代,因为处于通途之上,它是北京城的东大门;因为漕粮的缘故,它是北京城的生命线;因为运河的缘故,它又有了很多运河城市的特征。
由于特殊的区位,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于此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区内运河、码头、仓储、长城等古代遗址较多,如多处铜币、瓷器与铜像、坩锅、银元等窖藏,也是古代人类活动遗迹。
博物馆是储藏历史记忆的基因宝库。从今天开始,我们从通州区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给大家。通过展现文物真容,领略副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通州区文物工作人员深入各大型基本建设工地施工现场或建设单位,收集或征集散在城乡的国家文物和私有文物,各类者数百件套,其中不乏珍贵文物。此外,有铭文的石权、带印章的城砖、巨型皇木、运河沉船、码头瓷片、大型铁锚等,更体现出通州运河文化特色。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通过文物了解副中心的历史,比传统历史书更加客观、有趣。今天,《图片里的文博》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开始我们的线上博物馆之旅吧。
设计:鲍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