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20:07
科技赋能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规划》提出,副中心智慧城市规划聚焦一个数字基座、六个“数字+”应用领域,绘制宜居、智能、创新、韧性的智慧城市发展蓝图,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副中心。近两年来,城市副中心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
夯实数字孪生城市底座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迎来了“数字孪生”的新时代。所谓“数字孪生”,简单地说,就是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真实世界的仿真模型。
城市副中心已启动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正在全面开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运行等领域280余类时空数据对接,在统一通州区全域底图与坐标基础上,已初步迁移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三维模型,渐进完善各部门各行业专题数据落位落图,初步形成城市副中心数字孪生城市底座(“一图”),逐步支撑涉图类信息化与数智化应用的快速搭建,最终实现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的降本提质增效。
落地六个“数字+”
数字+生活、数字+治理、数字+融合、数字+双碳、数字+产业、数字+安全,通州区深入推进六个“数字+”应用,做好“惠民、优政、兴业”这篇大文章。
柳岸方园社区是城市副中心数字化社区试点之一,在这里,智慧单元门禁、入户中控屏等设备的应用,让居民生活更加智能便捷。通过家中的入户屏,居民和居委会之间可实现线上诉求提交和消息发布。防止电动自行车进电梯也有绝招,当电动车违规进入电梯时,中控室与电梯中预先安置的扩音设备会进行语音提示,并在社区管理平台中形成事件日志记录。
当前,城市副中心正积极推进数字化社区试点建设,通过1个社区数字基座、治理物业运营3平台、中屏小屏双屏联动,以及社区35部电梯梯控改造、一键通知入户等N项场景搭建,形成“1+3+2+N”的数字化社区服务架构,有效破解社区工作者数据采集、填报等工作负担重,电动车上楼等痛点难点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增强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数字化技术也在城市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州区一体化数智化接诉即办平台升级改造完成,成为全市唯一一个热线、网格和吹哨报到功能完全融合的一体化平台,率先在全市提出接诉即办大数据画像,服务全区22个街乡镇,57个委办局,662个社区村,涉及3460个组织机构,已经开通用户24818个。在平台的助力下,城市副中心接诉即办工作在智能辅助方面实现提速,全面提升了接诉即办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智慧技术手段也在不断为绿色发展中的城市赋能。张家湾公园监控广播项目让美如画卷的公园更加智能、安全。监控系统覆盖了公园各个区域,实时监测并记录公园内的活动,公园管理人员可借助监控的全面视角,及时发现问题。广播系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发布广播信息,如自然灾害、紧急救援等,为游客提供重要的安全提示和指导,还可以用于播放音乐、公告和活动信息,提升公园的娱乐性和服务质量。
产业发展是城市的经济命脉。通州区经济大脑平台通过分析全区企业发展和经营状况来反映全区经济发展情况,为政府经济治理提供数据化支撑,更好地“洞悉无形之手,用好有形之手”,实现“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的结合,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经济大脑”平台已经上线财源建设、企业全景、移动端小程序等13项应用,为全区60个单位提供企业经济数据分析服务。
“四轮驱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依托“政府工作专班+区级平台公司+产业生态联盟+创新研究院”,城市副中心打造升级版智慧城市“四轮驱动”,构建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统筹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创新体制,强化政府引导、创新研究院技术指导、首通智城公司统筹、产业联盟成员积极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在政府工作专班的指导下,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成立。目前,现有产业联盟成员79家。联盟的宗旨是,联合智慧城市行业领域高新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提供产品与技术资源支撑,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创新需求;开展各类活动,以生态合作方式促进政企间多方合作,拉动副中心智慧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持续运作模式,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智慧城市创新研究院,则主要瞄准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前沿,面向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需求,围绕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重点领域开展平台载体建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引进与培养、校际合作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推动建立智慧城市博士及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构建以政府为引领、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促进、科研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体系,致力打造成中国一流的智慧城市科技创新基地、高水平人才教育基地和产业发展基地,赋能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下设专家智库委员会,目前已经建立以鄂维南院士为荣誉主席,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顾明教授、北京大学郑大春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雨晴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谭章禄教授等参与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围绕智慧城市的规划方向、顶层设计、重点项目、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为副中心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展望未来,智慧城市的前景无限广阔。城市副中心将持续完善数字底座建设,强化共性支撑能力,深化标杆示范效果,紧抓城市大脑、自动驾驶等重点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赋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结合副中心四大重点区域和特色小镇场景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大脑等新场景释放,吸引外部优质企业、聚集区内优质资源,共筑副中心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