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商务区:北运河畔一颗闪耀的明珠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记者 常鸣 唐建 金耀飞

2024-01-05 00:35 语音播报


京杭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有一处北京市知名胜景:五河交汇。

北运河与通惠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在这里汇聚,见证千年漕运兴衰的燃灯塔也坐落在此。“一枝塔影认通州”的古诗句流传至今。

今天,古塔脚下,新城崛起。登临五河交汇处的高楼观景平台,凭栏眺望,只见运河水道两侧,现代化楼宇鳞次栉比。这里是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所在地,22944家注册企业入驻、包括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在内的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作为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要承载地、城市副中心金融创新和高端商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经过几年的产业集聚,运河商务区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成为北运河畔一颗闪耀的明珠。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3年是加速推进副中心“十四五”规划落地的关键一年,对运河商务区来说,也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运河商务区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财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两区”建设、企业服务等多方面发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动运河商务区高质量发展。

财源建设工作持续推进

2023年,运河商务区新增注册企业3425家,同比增长22.98%,占全区新设企业数量30.5%。截至目前,运河商务区共有注册企业22944家,同比增长23.73%,注册资本金4929亿元。2023年,商务区企业共形成税收63亿元,同比增长2%。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截至目前,运河商务区各开发项目总计完工建筑面积470.21万平方米。启动区总建筑面积674万平方米,完工面积330.39万平方米,新城金融服务园总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已完工面积139.8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4亿元,占全年任务28.62亿元的107%,其中建安投资17.72亿元,占全年任务16.19亿元的109%。

招商紧密跟踪联系

企业落地方面,引入三峡不动产、分享时代、德威斯特等总部企业,吸引南银法巴、江淮证券、中金财富证券、中金盛和等一批金融机构落地,德谕泽律师事务所、盈科律所、瑞中瑞咨询等一批高端商务服务企业实现入驻,以工银科技、农银金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式进驻办公,绿交所、中碳基、中碳质量等一批头部绿色企业形成集聚。项目储备方面,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洽谈各类企业104家次,跟进在谈项目90个,其中新增意向企业80家。

商业活力逐步提升

远洋乐堤港项目已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营业,日均客流1.8万;项目北侧7000平方米的特色餐饮街区“贰肆坊”目前基本已完成铺位招商,正在进行装修。新光大“日咖夜酒”街区招商率80%,2023年9月1日已开街。新光大大融城一期(地下)商业手续正在报审中,预计2024年底开业。

“两区”建设全市领跑

健全体制机制。持续完善“1办、8组、77家成员单位”组织架构,开展通州区“两区”建设专项考评工作,率先建立“两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实施“四个一”招商机制。

搭建共治平台。2023年9月2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举行。“两区”顾问委员会委员由成立之初的45位增加到56位。依托“两区”顾问委员会、业界理事委员会,开设“‘两区’顾问、理事委员面对面”栏目,朱民、韩美林、徐全胜等顾问委员,上田八木、北京国际财富管理研究院等成员单位为城市副中心建言献策。

延伸服务链条。与河北自贸试验区签订试点框架协议,京冀政务服务实现“自贸通办”。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截至目前,“两区”项目库入库项目1758个,内资1633个、外资125个;推动落地1195个。2023年“两区”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数1119个,其中,新增内资项目数1098个、新增外资项目数21个;新增落地项目数843个。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全力解决企业诉求。与区协同办组织召开中小微企业调研座谈交流会,面对面解决企业诉求;与区政务服务局联合召开座谈会,征求对政务服务的意见建议,推动2023年“改革效果体验官”系列活动顺利开展。做好商业项目服务管家。组织召开商业项目推进会,邀请区金融办、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务服务局、区商务局等部门,就企业扶持、注册、政务服务、“商十条”等政策为企业进行详细解读。为确保远洋乐堤港项目如期开业,积极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务服务局等部门,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智慧园区建设高标准推进

运河商务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期完成开发并进入内测阶段,成功策划举办数币体验官活动,推动数币在企业端、百姓端应用场景落地。北京绿交所于2023年10月24日获得生态环境部授权批准,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成立前,负责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协助区科委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元宇宙会客厅、智慧建筑场景,北环环隧地下精准导航数字化解决方案基本确定,三峡成大园区智慧园区平台项目完成平台安装部署进入网络系统设备调试阶段,智慧楼宇能源管理平台试点项目完成软件系统开发,富华水乡完成5栋楼宇楼顶光伏安装并投入使用。

新年谋划新开局

新起点新征程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新年谋划新开局,承担“挑大梁”重任的运河商务区“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以“强信心”吹响新年号角,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引擎加速。

新的一年,运河商务区将深化政策制度创新和“两区”建设。突出通州组团特色,从打造“绿色自贸”“创意自贸”品牌等方面,深耕政策制度研究创新,争取特色领域先行先试。发挥顾问委员会、业界理事委员会作用,借助两个平台链接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社会力量共建共治。持续做好现有国家级、市级经验案例的复制推广工作。推动各相关单位深入学习借鉴各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省市、海南自由贸易港及其他省市(开放平台)的改革创新做法,以“两区”经验案例赋能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优化提升“两区”展示会客厅综合功能体作用,依托市“两区”展示会客厅,宣传展示“两区”建设成效,提升“两区”显示度和感受度,加强与北京16区、廊坊北三县的交流联动。

新的一年,运河商务区将不断创新招商思路,丰富招商模式。继续做好意向企业接待工作,持续跟进在谈项目,推进重点企业落地。积极为意向企业推荐楼宇空间,做好选址服务工作。协助意向企业申请虚拟注册地址进行集群注册,做好企业落地服务工作。强化与区金融办、区投促中心、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等区级部门联系,主动对接,梳理圈定目标企业,及时掌握重点在谈项目情况,共同研究对接举措,通过联合招商形式共同推进项目落地。统筹区域内开发项目和平台公司的招商队伍,通过多方联动畅通招商渠道,定期交流招商进展、梳理招商资源、组织招商政策培训和招商推介活动等。

新的一年,运河商务区将持续优化产业服务,提升商业配套能力水平。以“服务包”为抓手,协助企业解决难点痛点问题,落实好“改革效果体验官”工作机制,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借助“领导驾驶舱”系统,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依托运河商服公司对重点企业进行政策兑现,保障运河商务区政务服务站日常运维,为入驻企业提供共享办公等商务服务,组织开展“企业服务日”品牌系列活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继续提升商气人气,进一步打造多层次差异化区域商圈及数字消费商圈,形成浓厚商业氛围。为商业项目做好服务管家,加速形成新的消费聚集。

聚焦副中心

编辑:王然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