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贡献杨庄力量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作者 柴福娟

2024-01-05 17:31 语音播报


党建引领的“奔涌浪潮”,激活了基层治理“一池春水”。2023年,杨庄街道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三大三强”活动为抓手,以民意民声为导向、以民愿民盼为引领,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突出抓班子带队伍、抓落实打基础、抓作风树新风、抓中心谋发展,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大力铺就宜居幸福“底色”,为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注入杨庄动力。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筑牢服务群众基石

杨庄街道辖区人口结构和问题错综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基层治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梦,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优化治理效能,锻造头雁队伍,推动服务共治,才能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力度。”杨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民平说。2023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杨庄街道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全面嵌入基层治理,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有序完成京铁等10个社区党组织委员选举和3个“两新”支部换届工作;不断提升区域党建的开放度和覆盖面,新增3家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走访调研成员单位需求、统筹协调解决19项难题,着力推进服务群众机制持续深化,推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

基础设施老化、私搭乱建严重、停车难充电难……类似的问题许多小区居民都会遇到。物业服务连着千家万户,如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根本上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杨庄街道给出的答案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组建“红色物业联盟”,在助力物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2023年以来,13家辖区物业企业作为首批联盟“会员”,有效将“红色元素”注入到小区日常服务中,共同推动解决了新华联家园南区停车难等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多项难题,在促进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机制、有效推动化解物需矛盾、推动小区治理由“乱象”走向“善治”等方面不断探索出具有杨庄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

基层治理,核心在人,关键在带头人。一年来,杨庄街道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深入18个社区开展调研座谈,直奔问题去,实打实拿出具体对策,切实解决突出问题。针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了“书记领跑”培养工程,以靓景明居社区书记工作室为抓手,充分发挥优秀社区书记“传帮带”作用,建立“专家把脉会诊+优秀书记分享+解决疑难杂症”模式,切实帮助各社区党组织带头人提经验、补短板,进一步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针对年轻干部,街道实施“青杨计划”培养工程,通过开展社区历练、技能培训、业务交流、青年辩论赛等活动,不断强化干部成长培养。街道还聚焦培训赋能,强化社工培育,41名社会工作师“持证上岗”,推行记录《民情日记》,坚持开展社区月点评、“杨杨沙龙”、“优才小组”等活动,着力打造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服务能力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蓄力赋能。

如今,通过持续推动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杨庄街道已经构建起了党组织统一领导、社会力量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问题导向聚焦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找准问题症结,是解决问题的前提。2023年,杨庄街道以打造“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为目标,聚焦治理难题破解,深挖数据“富矿”,结合把脉问诊,梳理出制约街道发展的四大类、60项问题清单,挂图作战、责任到人,分批分时段大力推动,把功夫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千头万绪的事,归根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街道牵头带动街社两级各方力量,树立信心、敢啃硬骨头,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成效,通过从点上解剖一个问题,推动面上类问题、区域问题的统筹解决。截至目前,制约杨庄发展的60项问题中,重点区域治理问题已完成2项;类问题完成了3项;历史遗留问题完成了9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型问题已完成并转化为政策6项,还有4项持续动态清零、36项持续推进、试点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很多的好做法、形成了基层治理的有效经验,为我们增添了干事创业的热情。2024年我们将依旧以问题清单为导向,继续深入抓落实,推动问题逐年、逐步、逐级解决。”杨庄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永海介绍。

随着“吹哨报到”向“接诉即办”和“未诉先办”延伸,2023年杨庄街道强化接诉即办精准派单、完善职责清单,压实诉求处置责任。2023年以来,共开展吹哨报到60余次,有力推进了西果园拆迁区施工扰民、科印小区锅炉房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解决。街道还不断强化月度点评,组织召开月度点评会10次,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独木难成舟,独树难成林。为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杨庄街道聚焦民意“小切口”,建立“需求+多方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打造“庄里唠唠”议事协商品牌,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真协商”“议成事”,各社区开展议事协商活动187次,解决问题110个,杨庄路22号院广场改造、探矿家属院38号楼违建拆除、蓝莓果幼儿园门口道路拥堵、五里店平房区充电难等难题在社区协商中逐步被化解,做到了“议事协商不跑偏”和“共情共识解难题”,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形成了党群同心、全民共治的新气象。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办事效率高了、就业保障强了、商业服务更便民了……2023年以来,杨庄街道还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街道实行综窗改革,打造“一厅汇聚,一窗办理”杨庄特色政务服务品牌,一年来杨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各社区(村)政务服务站办理业务共计3万余件,在通州区月考核排名中多次获得全区第一。强化劳动监察保障群众权益,排查处置欠薪预警信息34条,设立特色调解室“鑫薪调解室”,妥善处置案件100余件,成立街道三方调解委员会,推动解决12个家庭15万元的欠薪问题,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平安幸福是民之所望,安全发展是政之所向。2023年,杨庄街道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性,不断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年累计检查单位1710余家次,消除安全隐患2527处;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隐患联合检查70余次,发现整改隐患点位322处;加强重点企业、小区物业、经营单位“自知、自查、自改”,自查发现隐患3223项;坚持走访摸排出租房屋情况,查实并拆除群租房92套,杨庄辖区全年平稳有序,各项安全性指标均在安全线内。坚持依法办事、以理服人,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全年拆除各类违建135处,2200余平方米,整改违法用地4000余平方米,确保既有违建“减存量”、新生违建“零增长”。

过去一年,杨庄街道在通州区“两区建设”中继续主动对接和承接外溢效应,盘活辖区空间资源,积极推动怡乐园社区级家园中心、科印小区原拆原建项目开工建设,主动对接航天元宇宙项目和八里桥南街280号院项目,力争将其打造成两处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积极与区规划部门沟通推动杨庄路12号院项目加快审批手续。利用集中注册地机制,成功引进各类企业400余家落户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梳网清格 扫楼明企”活动,完成企业摸排1676家,摸清辖区内主要企业底数情况。探索“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做好企业服务,累计解决“服务包”企业反馈诉求72条。随着杨庄街道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的不断加强,各项经济数据拉动效果明显。截至2023年11月底,杨庄街道全域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43.73%,在全区街道排名第一,服务包企业12月份专项考核排名位列全市第19名,全区第二。

一年来,一个个民生数据连缀成向上的曲线,汇聚起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思维激发效能,解锁基层善治密码

“我是一名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时经常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老人、残疾人义务理发。‘红杨先锋’积分平台上线后,可以详细记录我们的志愿服务轨迹,还能通过积分兑换心仪的产品和服务。有了这样的鼓励,我们感觉心里暖暖的,志愿服务的干劲儿更足了!”2023年,通广嘉园社区志愿者张永利获得了一张“红杨先锋”专属电子积分卡,参与公益服务的同时还能得积分换奖品。

杨庄街道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红杨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建立党建引领动员体系,打造线上积分平台,鼓励辖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居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街道范围内的94支“红杨先锋”志愿服务队伍,包括近3000名“红杨先锋”居民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辖区建设,相互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源拓展更加丰富,为促进杨庄文明新风、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样的探索实践还有很多。2023年来,杨庄街道持续建强“陪伴式”智库平台,运转实验室邻里空间,陪伴服务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帮助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长;开展社区微公益创投,培养居民参与治理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基层治理”新模式,打造“杨庄乐活空间”,“老有所玩”社区乐活模式在全市推广;形成家园南“三主动三提升”、京贸南“一队一书一长”等基层治理新经验;完善“1总N线21块54格”的网格管理,深化社工包楼入户,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推进“热线+网格”工作模式,建立“双签”机制,强化接诉即办、网格、创城等重点工作整合联动,聚焦高频多发点位主动治理,实现接诉即办质效“双升”;街道还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通州区首个睦邻公益法律服务站,打造“红杨法律服务志愿者”品牌,构建“普法人才库”,公益律师团队每周提供30小时公益法律服务;培育创建社区书记调解室,带动社区“两委”成员、退休老书记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激发调解动能。

2023年,街道依托小微公共空间功能整合、品质提升、活力再现的一体化城市设计理念,持续推动绿色城市空间建设,优化升级社区小微绿地,构建慢行舒适的社区级绿道,成功获批“2023年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从“社区微花园”到“街区微花园”,街道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有机更新路径,推动了北部片区老旧小区、平房区及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有效改善,不仅扮靓了城市“颜值”,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在“三大三强”活动中,街道还围绕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高频问题及群众诉求强烈的事项,积极对接区发改委,扎实推进“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共申报2023年四批小微项目20个,让“小项目”瞄准群众心坎,“速实施”呼应群众诉求,“快见效”获得群众满意。

一组组数字、一张张笑脸,一项项工程、一张张答卷,凸显着杨庄街道工作取得的成效。一处处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描绘着日新月异的杨庄之变。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是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的担当实干之年,也是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的争先进位一年。杨庄街道将深入践行“三大三强”,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勇于触碰更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而不懈奋斗!

摄影 唐建

聚焦副中心

编辑:孟紫薇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