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700年古村落,村委会会议室变汛期安置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强

2023-07-22 12:18 语音播报


北京市西南地区深山,房山区南窖乡南窖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成村已近700年。今年汛期,已经上任5年的南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福田仍然不敢放松。7月22日上午,他告诉记者,除了原有的安置点,村委会里一间65平方米的会议室,又于7月20日临时变更为安置点,供汛期易受灾险户避险。

南窖村是房山山区人口最多的村,户籍有1523户总共3012人,大多数房屋都比较老旧。这个山村不仅住户多,面积也很大,而且地势狭长,村民们分散着依山而居,从这家到那家可不是一步两步。“遇到稍微大一点儿的雨,7位村‘两委’必须集体停休,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分片分户,责任到人。防灾减灾员也要加强巡查。”刘福田说,只要能确保老百姓平安,干部们辛苦点儿没什么。

汛期前,村委会已经组织村民们对全村的防汛设施进行了统一排查。

刘福田说,7月20日下午7点,雨还没下,但村两委已经帮助3户总共6位易受灾险户完成了避险安置。安置点内不仅有床、被褥、枕头,还有提前备好的食品。“等到防汛预警解除,确保不会发生汛情了,我们再陆续把村民送回家。”

记者从房山区了解到,从7月20日下午17时起,截止到20日23时50分,全区共转移了19个街乡镇、105个村(社区)、858户、1812人。

南窖乡供图

关注北京雨情,提示信息汇总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