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用品 | 辅具不适老 亟需长辈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白歌 美编 宋溪

2023-10-23 16:30 语音播报

进入
养老大调研
看更多
+ 订阅

近年来,北京市连续出台文件,鼓励在全市范围内合理布局专业性的养老产品店或开设养老用品专柜,促进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升级。然而时至今日,老年用品店仍“一店难寻”,老年用品“不适老”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专家指出,现有的老年用品扶持政策仍呈碎片化,亟需专门化、体系化。

------------市场观察--------------

标准缺位产品不适老

数据显示,约九成的北京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借助养老辅具等老年用品,老年人可以实现“自理养老”,过上有品质的居家养老生活。

然而,相较于世界水平,我国的老年用品尤其是养老辅具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种类数量相对匮乏,同质化竞争严重,相关标准、技术、硬性检测规定也不完善,存在质量不佳、溢价高、功能鸡肋等现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针对常见的9个养老辅具品类进行测评后发现,不少养老辅具的产品标价与质量不相符,货不对版比比皆是。例如,助行车普遍存在驻车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部分产品操作不便,有的产品一味追求轻量化、高灵活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翻身器等产品并未注明或强调使用禁忌及适用人群,如消费者不慎操作错误,很容易造成老人身体的二次损伤。

老年用品不适老,主要与缺乏行业标准有关。目前,市场上只有一些较为成熟的养老辅具制定了产品标准,如电动轮椅、坐便椅、助行架、腋拐等,其余大多数产品标准仍是空白,不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容易在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让不法商家“钻空子”。

本市实体店不断萎缩

2016年12月,北京市老年用品展示中心在海淀区玉泉北里开业,5000平方米的展厅集体验、销售、租赁为一体,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种老年用品大到护理床、小到碗筷,涵盖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由于场地被收回,这家全市最大的老年用品展厅已停业多时,目前仍在寻找场地中,给许多老年人及其家属带来了不便。

位于劲松桥西的朝阳区老年用品展示中心劲松街道分中心成立于2018年,是全市首家“街道级”老年用品展示中心。但它也已关门停业,目前作为小区物业办公室使用。

在北京,老年用品店不断萎缩已成为一个尴尬的现实。以老牌老年用品商“鹤逸慈”为例,其门店数量从鼎盛时的13家锐减至目前的2家。因为实体店纷纷关门,一些老人转而通过药店、网购等渠道购买。但这些渠道种类单一、功能性差,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

目前,全市较大的老年用品展厅只剩下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中心、东城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朝阳区老年用品展示中心等少数几家。实体展厅寥寥无几导致社会公众对老年用品的种类、性能知之甚少,大多数人的认知还停留在“轮椅、拐杖、尿不湿”的阶段。

---------------他山之石-------------

以租代买老人得实惠

2019年起,上海市试点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工作;到2022年,已建成供应主体多元、网点覆盖各街镇的租赁服务体系,将康复辅具租赁服务开到了市民家门口。

这种“以租代买”的方式,让老年人可以以最高几百元的价格,将原本几千甚至上万元的高品质辅具带回家中,而且产品质量、回收、洗消等均有保障。为了推广积极的养老理念,让更多人能够直观了解养老辅具的功能,上海市还开设了康复辅助器具创新产品体验馆。

2023年9月1日,上海市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新规实施,对租赁服务运行方式、租赁服务政策支持、职责分工、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范。在这项服务中,民政部门负责发布产品供应商及产品目录,明确租赁产品的名称、型号及租赁服务价格。有阶段性使用需求的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均可按需申请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对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给予一定的补贴,每人每年补贴最高限额为3000元。

---------------智库点评-------------

政策亟需形成体系 完善社保激活需求

▍魏彦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老年用品产业是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老龄制造产业顶层设计仍有不足,政策仍然呈碎片化。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多散见于不同部门印发的政策文件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

相关部门应适时开展行业法制建设,加快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和规范产业的健康发展。如加快研究制定康复辅具相关法规,构建并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建立老年用品指导目录,促进优质产品应用推广;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和提升产品质量。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老年群体的收入水平,解决老龄产业需求侧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加快长护险的试点工作,尽快研究制定我国的长护险法律法规,加大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

此外,还要加强技术创新,从制度上对产品研发给予资金支持和提供人才保障,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强化品牌建设,着力培育民族品牌。

---------------政策脉络-----------------

2015年 《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

2016年 《北京市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

支持社会力量建设老年产品用品展销、体验、适配服务中心

2021年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出台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租赁、回收和融资租赁办法

2022年 《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

鼓励设立线上线下融合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

“京城养老大调研”报告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