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驳美学者:美国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不是中国带来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2023-10-29 22:33 语音播报


“说亚太地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因为中国不断地在发展壮大,我不同意迈克尔先生的逻辑。”面对美国学者将中国发展视为亚太不稳定因素的观点,10月29日举办的北京香山论坛上,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提出了质疑。

以“共同安全、持久和平”为主题的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于10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9日下午举行的“中外名家对话:中国在维护亚太安全中的作用”中,美国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东亚项目首席主任迈克尔·史文在发言中提出,亚洲正在发生“权力的调整”,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这在现代史上具有巨大意义,对整个亚洲以及亚洲之外的安全与和平产生严重影响。

史文强调中国实力提升有积极作用,但很快话锋一转,说道:“中国的安全角色到底是怎么样的?中国在亚洲发挥的作用是什么样,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为亚太地区带来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史文表示,这一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当然与中国崛起触及美国在区域原有的影响力有关。

傅莹对史文的观点表达了质疑。在发言中,傅莹首先介绍了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强调其中释放的核心信息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以自身发展促进周边地区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展望》显示了中国对地区的乐观看法,重申了对地区未来发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的承诺。

她回顾了冷战后的30多年间亚太实现快速增长,尤其亚洲在世界上表现抢眼,首先是因为保持了和平与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军事冲突和严重的政治分歧,以及大规模的地区动荡。各国聚焦经济发展,把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合作作为外交的主要议程。二是不断扩大多边合作,加快区域一体化,东盟发挥了重要的凝聚作用,而中国是东盟中心地位的最坚定支持者。三是经济全球化构成的背景,为亚太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亚洲的优越环境和条件得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谈到美国在其中的作用时,傅莹评论道,冷战后美国将外交资源聚焦于其他地区,先是忙于改造东欧,后是聚焦反恐,对亚洲的态度可以用“忽视”来形容,尤其在地区合作快速发展的阶段,美国的作用是有限的。

针对史文表达的中国给亚太地区带来不确定性的说法,傅莹表示,史文逻辑的源头大概来自于国际政治几十年、几百年来权力更迭的历史经验,但中国的发展进程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崇尚基于自身悠久历史文化的道德标准和信念,并且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主张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国际关系,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傅莹说,中美之间有很多不同,中国认为所有国家都有追求自己发展道路的权利,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支持和受益。如果认为中国因为成功发展强大而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威胁”,那将来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崛起又会怎么样呢?难道就不能容纳西方之外的国家实现发展吗?这样的观点凸显了旧的地缘政治逻辑。

傅莹指出,时代不同了,经济全球化稀释了国际权力,使之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专属,美国人的逻辑对中国人来说没有说服力,中国的成功是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战争和侵略获得的。

谈到美国对自身在全球影响力的减少产生焦虑时,傅莹认为,美国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美国自己不断犯错误的结果,例如美国的战略透支和国内矛盾的积累,这都是美国自己的问题,不是中国带来的。

与会的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黄载皓和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世界经济与国际事务学院院长卡拉加诺夫等专家也从第三方视角围绕中美竞争和亚太地区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表示不希望看到亚太陷入新冷战,可以良性竞争,但不应该搞“脱钩断链”。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阐述了“开放的区域主义”,经济发展和多边合作优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认为这是亚太地区保持和平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史文表示,中美权力更迭在未来10年到15年之间仍可能给亚洲带来不稳定因素。针对这些不稳定因素,美国和中国以及其他的区域主要国家应该建立机制来对国际权力加以约束。

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有俄罗斯、美国、英国、沙特、伊朗、巴西、印尼、越南、柬埔寨、斐济等9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确认出席,参会代表数量和层级创历史新高。本届论坛聚焦全球安全倡议,设4个全体会议、8个平行分组会议,将举办“高端对话”“中外名家对话”“中外青年军官学者研讨会”“孙子兵法专题研讨会”等专题研讨,并组织特色参观活动。论坛期间,中央军委领导将与有关国家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举行双边会见活动。

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

编辑:谢永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