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5 10:54
今天上午九点,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早上八点,八宝山殡仪馆门外人群拥挤,门厅外等候送别单老先生的队伍长达30米,从门前排到了长廊尽头。
庭院里有人提着收音机播放着单田芳先生的评书节目,有人手捧照片,门庭外两侧一面拉起了由评书迷敬挽的“一代评书大家单田芳老师一路走好”横幅,另一侧则拉出了“全国1026281位单氏宗亲永远怀念单田芳”横幅,人们神情肃穆,佩戴白花。
△悼念者
相声演员石小杰说:“单先生两年前与我一起做了一个节目《文化中国》,他那个时候得了一场病,我们一年多没有联系了,单老的离去在中国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评书满大街没有不知道的,很多人都学他的评书。我们首先要学习单田芳先生的刻苦,他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能刻苦地创作了160多部评书作品,这种精神是我们演艺界应该学习的,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扎扎实实的艺术家,单先生一走是我们曲艺界的重大损失。”
年过七旬的王先生夫妇六点多专门从龙潭湖坐1个半小时地铁赶来,他们告诉记者:“ 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听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在那个非常的寂寞和孤独的年代,他的评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慰籍。听到他离世消息的时候我们非常难过,以后再也听不到这样的评书了,他在评书界是首屈一指的。生老病死也是自然规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来送他最后一程,希望他一路走好。”
单田芳先生的女儿告诉记者:“我父亲是在沉睡中走的,没有痛苦,安详而逝。他一生以声动人,却走得无声无息。有家人在他身边陪伴,也算是对他的慰藉。我们在筹备父亲后事之际,拜读了各个媒体的报道和无数听友的海量留言,感念各界朋友对父亲的厚爱和怀念,在此我们家属深表感谢。”
单慧丽说:“父亲把一生都献给了评书事业,为听众朋友们留下了近120部长篇佳作。书缘未尽,醒木犹在,人虽已逝,但他的声音会常伴大家,他的作品会永世流芳。父亲走时唯一的遗憾,是自己还有几部长书没有录完。佳作永存,但长书未完;言归正传,却无下回分解。这个遗憾也寄托着父亲多年以来对评书艺术传承、发展的忧虑。作为子女和单派评书的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完成父亲的遗愿。在他走后,更应该不遗余力地把单派评书传承下去,把忠义节烈的故事讲述下去。”单慧丽还表示,单田芳的微博也将由她持续更新,作为和听众朋友交流、互动和传承单派评书艺术的平台延续下去。
单田芳生前有三十多位弟子,北京文艺广播的80后主持人赵亮也是其中之一。今天他原本要赶到沈阳参加重要活动,但特意先来到追悼会现场,送别恩师。赵亮14岁与单田芳相识,30岁拜入师门。他回忆道:“1996年,我第一次见到先生。当时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场表演了一段《哪吒闹海》。先生几句点评让我受益匪浅。他说,‘你这段里呀都是口技,可见你想夺人的关注。但是咱们说书,说这人物,一定得像真看见这人似的’说着,他就继而示范起来,‘眼前,来了个小孩,一看,七八岁,白白净净长得挺好看……’别看就是这么几句特别朴实的话,我真的就跟着先生的眼神和手势感觉到,眼前好像站着一个小哪吒。”赵亮拜入师门时,单先生对他说:现在不流行过去那种师父徒弟了,新社会了,咱们就是朋友关系,这小胖子我还真挺喜欢,你想叫师父我也不反对。”
赵亮最为幸运的回忆,一部分是先生的亲自传授,“他给我讲了如何十年磨一剑,打造新评书《乱世枭雄》,如何将传统评书的精华应用于新故事,如何按照角色定位安排人物,如何把握价值导向和传播方向,如何把握历史素材和艺术加工……”另一部分则是他和恩师之间更加温暖的私人接触,“单老是个特别可爱的老头儿,如果对他不熟悉,一开始会有点敬而远之的感觉,然而行动坐卧,耳鬓厮磨,我还感受到了先生特别可爱的一面,甚至有孩子气的时候。他老人家喜欢听流行歌曲,九十年代在家里天天播放《心太软》,《我的未来不是梦》,偶尔他还会哼唱两句,这个独特的味道大家脑补一下就都可以笑出声来了。他也爱看电视剧,在他的顾问和操持下,先后有《白眉大侠》《隋唐演义》等电视剧上演,而他往往能够超越‘说书人’的身份桎梏,给很多导演编剧高屋建瓴的意见。”
在赵亮心目中,“单田芳先生的评书艺术语言平实,这使得他拥有数量巨大的听众。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他的评书没有门槛,再普通的听众,没上过大学,没多少文化,依然可以迅速入戏,无法自拔。先生对评书语言的把控日臻化境,语言平实娓娓道来,人物鲜活如在面前,不知不觉,二十几分钟的一段书自然听完,回味一下能够迅速明白这一讲的大略要义,然而再一咂摸又内涵丰富其乐无穷。这看似自然形成的效果其实并不容易做到。我觉得单先生就是评书界的白居易,让人一听入耳,再听入迷,与最普通的大众没有丝毫距离感。他存在于庙堂之高,也回荡于江湖之远。那人情书理关心民生疾苦,道出大众心声,那嬉笑怒骂挥洒快意恩仇,可谓振聋发聩,那语言塑造带你入情入境,恰如身在现场,那旁征博引绝对恰到好处,丰富文化内涵。”
感怀恩师,赵亮赞叹道:“先生是一个极其纯粹的人,一生的诉求就是‘我要说书’,这种需求占据了他生命中绝大多数时间。而且太多人也习惯了单田芳评书的陪伴,包括我们这些80后、90后年轻演员的童年,他的评书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如此深刻的记忆,对整个时代和整个行业都产生了影响。我从未想过有一天先生会离开我们,他那浑厚而沙哑的嗓音,那饱经风霜沟渠纵横的面庞,贯穿记忆,涤荡岁月,镌刻生命,让人无法忘怀。”
著名相声演员李伟健代表北京市曲协第五届主席团和所有会员来送单老最后一程。他在现场表示:“因为单老是北京曲协第三、第四届名誉主席。就任期间,他给了我们曲协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其实那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但是他还一直坚持录音录像录节目,录制了很多的中国好故事。我们几代人都是听着他的评书长大的。他的去世,是我们曲艺界的重大损失。作为北京曲协,会始终如一地继续推动曲艺的发展,将单老的精神和艺术发扬光大。”
10:18分遗体运送上灵车
单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