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打卡“网红墙”?这几处就在你身边,还是居民亲手打造
北京晚报微信公号 | 作者 左颖 芦佳琪

2018-11-07 16:10

城事

你最想打卡的“网红墙”是哪?

三里屯?798?还是美国芝加哥的火烈鸟墙、英国伦敦的人鱼墙?

其实不用走远,在你身边的社区,就有几处名副其实的“网红墙”。它们有的前身曾是人们掩鼻匆匆经过的垃圾楼前边角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网红”,引得社区居民和路人纷纷驻足合影,附近居民在此休闲遛弯。

或色彩斑斓,或活泼可爱,有些都是居民亲自参与涂绘的,喜欢拍照的小伙伴,赶紧来打卡吧!

打卡地之一:安贞“网红墙”

以前绕着走,现在常来逛

废旧轮胎改造成的花篮、空矿泉水瓶拼接造型的大树、还有居民亲自参与手绘的彩色背景画……位于朝阳区安贞街道裕民路5号楼东侧的这面“网红墙”如今已是名声在外,不仅社区居民愿意在这儿遛弯散步,还有不少经过的路人也喜欢和这面色彩斑斓的彩绘墙合个影儿。

家住裕民路社区的黄树坤阿姨聊起“网红墙”的“前世今生”特别感慨”:“先是我们街道社区办开展了靓丽楼院活动,围墙附近的环境被整治干净了,然后召开居民议事会的时候,我们居民一致协商提议希望能把这面墙也美化美化,最开始以为就是把墙面重新刷刷,没想到街道找来了专业的社会组织,年轻的设计师第一次给我们展示设计效果图的时候,真是一个特别大的惊喜。”

美化前

来自朝阳区青年惠梦艺术服务促进中心的90后小伙子张浩就是黄阿姨口中那个用效果图就让他们“惊艳”到的设计师,“整个项目从策划到执行完成只用了一个月,前后跟居民也开了好几次会,听到我们提出的用废旧轮胎和矿泉水瓶进行创意的点子,大家都很支持”,张浩告诉记者,“虽然当时是大夏天,但居民参与的热情让我们设计起来特别有干劲儿,而且居民里年龄比较大的叔叔阿姨们提出的一些建议也让设计更具实用性。比如我们开始设计的就是把绿植直接放在废旧轮胎中挂在彩绘墙上,一位居民叔叔建议应该把轮胎扎一些小孔,这样不仅对绿植的生长有好处,而且下雨也不会在轮胎里存水,我们按照这个建议做了之后效果确实特别好。”

美化后

今年8月,这段长26米、高2.8米的彩绘墙在设计师的美化下基本完工,为了增加居民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设计师专门在墙面留下了一些适合涂鸦的留白处。

黄树坤兴奋地告诉记者:“那天画完就有很多居民争先恐后地和这面墙合影,还发了不少照片到网上和朋友圈里,再后来就经常能看到不是我们小区的人经过这儿也会拿出手机拍几张,确实是在附近这片老旧小区里,这面‘网红墙’真是挺新颖和有创意的,而且自打这面墙变得这么养眼之后,天儿好的时候经常有居民在这儿打打羽毛球,大家都愿意在这儿遛遛。”

安贞街道社区办主任陈静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面彩绘墙也是街道实施的全景楼院建设的成果之一,通过这一工程让老旧小区也可以“老得优雅、旧得有味、住着舒坦”。

“打卡地”之二:团结湖“彩绘墙”

垃圾中转站变身城市会客厅

在朝阳区团结湖地区,不仅仅曾经单调的临街围墙和楼体“变身”成为了彩绘墙,一处垃圾中转站的外墙甚至因为有创意的设计和靓丽的墙体彩绘而成为了附近居民的“城市客厅”和被居民与路人频频“打卡”的网红胜地。

作为团结湖街道的交通志愿者和老住户,夏来福老人对于地区新增的六处“网红”彩绘墙如数家珍:“水碓子垃圾中转站的这处彩绘墙确实是人气最高的,尤其是绿色的墙面看着就生机勃勃的,还有那些废物利用的轮胎被‘变成’了墙上的花篮,特别有创意,自打完工后每次经过都能看到不少年轻人在这儿拍照,我们团结湖地区老旧小区比较多,很多居民楼都是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小区里就是黑白灰的颜色,像这面彩绘墙这么养眼和靓丽的颜色搁谁看着都觉得喜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开始,团结湖街道工委、办事处从街区两侧的单调外墙入手,开始对背街小巷环境进行精细化提升,最终选取了水碓子垃圾中转站、团结湖路北口墙体、团结湖小学北侧墙体等六处临街外墙进行彩绘美化,从地点选择、图案制定、格调定位每个环节都有社区居民参与提出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外脑”,由专业的社会组织进行彩绘墙的操作执行。

除了被很多居民当做“城市客厅”的水碓子“网红墙”,位于团结湖小学北侧的卡通彩绘墙也被家长们喻为上下学路上的“一道风景”。“您看这面墙上绘制的这些小动物卡通形象特别可爱,而且还按照高矮进行了排列,我家孩子每次经过这面墙都会说要像这些小动物一样认真排好队,也算是寓教于乐了”,正在等待接孩子下学的杨先生对着这面彩绘墙由衷竖起了大拇指,“今年暑假墙面进行美化的时候,社区里还组织了孩子来参与涂色,当时就觉得街道的这个创意真不错,这面墙的位置以前聚集了一些六小门店,环境不是特别好,没想到街道把这些小门店清走后,原本光秃秃的墙体还能变得这么生动,孩子每次放学都愿意沿着彩绘墙的这条小路走上一段,觉得特别开心。”

朝阳区团结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完成的彩绘墙进行改造时都会结合周边环境特点设计相对应的、具有地区特色的图案,“像小学门口的这面墙也是小学生排队放学的地点,秩序图案和卡通形象恰好迎合了它的功能属性,同时队列整齐的卡通形象也是对孩子们的一种秩序引导”,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东三环东侧朝阳环卫墙、团结湖路北口墙体、教委党校东侧外墙几处墙体的改造工作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底前将完成改造,这些各具特色的彩绘墙也将成为街区一道生动的风景。

马上就访:朝阳今年还将打造68个全景楼院

针对近期社区中出现的这些“网红墙”,朝阳区社工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该区通过打造全景楼院、全要素小区,创新社区治理方式,为的就是让百姓的社区生活环境越来越整洁温馨、和谐宜居,而在各个街道进行全要素小区建设的过程中,未来还会有更多具备条件的街区墙面变得更加生动和富于创意。

据介绍,自2017年开始朝阳区在朝外、东湖、亚运村、六里屯等街道探索全要素小区建设。今年5月该区出台了《朝阳区全要素小区设计导则》,从10个方面57个细项对小区建设给予指导,进行“点对点”的系统化改造升级。其中,部分街道根据自身社区的特点,在进行全要素小区建设和打造全景楼院的过程中独辟蹊径,对于可以进行改造的临街墙面进行彩绘美化,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不仅令街区环境得到提升,社区居民在参与墙面改造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参与社区事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据悉,今年朝阳区还将打造68个全景楼院,结合各个社区的实际,从楼院安全、环境、文化内涵等多维度打造宜居社区,将更多的人文气息融入到社区环境和景观布置中,营造社区和谐氛围,让居民有更多的宜居“获得感”。

伴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的继续

街巷社区环境更加整洁有序的同时

也在悄然发生着更具温度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背后

有街道社区的组织策划

有专业机构的严谨执行

更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正是几方合力的完美契合

最终让街巷的环境更美好

社区生活更加富有生机和色彩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化为京华大地生动实践

编辑:王雅贤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