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2 09:52
11月12日,一个对于石家庄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71年前的1947年11月12日11时,人民解放军经过六昼夜奋战,将红旗高高插上了正太饭店,华北重镇石家庄宣告解放。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的第一个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提供了“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 |
朱德《攻克石门》手迹 |
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石家庄旧称石门,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处于平汉、正太、石德铁路的交汇点,是重要交通枢纽。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格外看重石家庄,不仅派驻重兵,而且连年加修工事,抢修铁路,把这里作为侵华的战略据点经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派兵抢占了石家庄,以一个军驻扎于此,继续加修工事,妄图长期固守。如果人民解放军攻克了石家庄,不仅可以控制南北交通,而且使我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连成一片,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华北战局。
早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的1946年10月,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就提出了攻打石家庄的设想。1947年,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逐渐粉碎,作为华北门户的石家庄更是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关注。
1947年6月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195万。因此,中共中央作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由游击战、运动战开始向攻坚战转变。和北平(今北京)、保定相比,防御相对较弱但位置极为重要的华北重镇石家庄,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口。
为了给夺取石家庄创造条件,自1947年6月开始,晋察冀野战军接连发动了青沧战役、保北战役。10月,晋察冀野战军又在清风店取得大捷,歼灭了由石家庄北上的国民党军第三军1.7万余人。清风店战役后,石家庄仅剩残敌2万,已成为一座孤城。
1947年10月20日12时,晋察冀军区主要领导同志在主持中央局召开的边区土地会议的间隙中,致电中央军委、工委并晋冀鲁豫军区,提出“拟乘胜夺取石门”。这封电报发出时,距离硝烟还未散尽的清风店战役结束,仅仅半个小时。
10月23日,中央军委给晋察冀军区回电:“清风店大歼灭战胜利,对于你区战斗作风之进一步转变有重大意义。目前如北面敌南下则歼灭其一部,北面敌停顿则我军应于现地休息十天左右,整顿部队,侦察石门,完成打石门之一切准备。”这份电报,是由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亲自拟定的。
中央军委同意攻打石家庄后,朱德总司令亲自去安国前线视察部队,调查研究攻打解放石家庄的具体部署,征询部队的意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针对敌人坚固设防大城市的攻坚战,即将展开。
“勇敢加技术”的攻坚战
解放战争前期,由于解放军在兵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运用的战术是运动战,缺乏攻击敌人坚固设防大城市的经验。因此,亲临前线的朱德总司令提出了“勇敢加技术”的口号,号召各部队“学习攻打大城市的精神进行石门战役,为夺取大城市创造经验。”
11月5日夜,参战各部队以隐蔽、突然的动作,包围了石家庄外围据点。
11月6日零时,枪炮声划破夜空,石家庄战役打响了。
首先是扫清外围据点。各部队按预定任务,半夜工夫基本上扫清了外市沟以外敌人据点。之后,就是突破被国民党守军称为“两道难以逾越的封锁线”——外市沟和内市沟。
深而宽的外市沟,犹如一条巨蟒,蜿蜒盘踞在石家庄近郊的四周。沟外地形开阔,完全暴露在国民党守军的火力下,无法接近。攻城部队在民兵和民工的协助下,从6日夜间开始土工作业,改造地形,构筑进攻工事。至8日清晨,交通壕一直伸展到距外市沟百米以内,隐蔽的坑道则挖到了外市沟外沿,完成了进攻准备。8日16时,部队对外市沟发起全线攻击,至9日晨,内、外市沟之间的据点大部被攻克。
10日16时,石家庄西南方向上3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对内市沟的进攻开始了。今年96岁的张鸿,当年正是攻打内市沟的“尖刀连”的一员。他回忆:“上级调集了十几门大炮,集中向我部将要强攻的敌‘英’字23—24号碉堡地段猛轰。紧接着,工兵摇动电话线,点燃了距内市沟只有8米远的炸药室。”张鸿回忆,“炸药把土轰上了几十米高的天空,到处都是硝烟和土浪,几米深的沟壁瞬间被炸成了平缓的斜坡。”
一百多名战士抓住这一机会,在张鸿的指挥下跃出战壕,迎着滚滚的硝烟土浪,从炸开的缺口跳入五米多深的内市沟。“我们当时什么也顾不上,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不断搭起梯子突击。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战士翻过了内市沟……”张鸿清楚地记得,从开始冲锋到此时,秒针围着表盘刚转到第六圈,“当年敌人说过突破内市沟至少要3年时间,但我们只用了6分钟就突破了!紧接着,指示炮火延伸的红色信号弹就照亮了天空!”
突破内市沟后,解放军继续向国民党市区内部的“核心工事”进攻。12日上午8时,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发出总攻令,向国民党守军最后一个据点正太饭店展开最后的冲击。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解放军活捉敌九十四团正副团长,押出俘虏一千多名。至此,国民党军固守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攻克,国民党守军两万余人,全部被歼,石家庄宣告解放。
解放军攻克石门市政府
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石家庄的解放,终于让中共中央早有考虑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成为可能。1948年3月2日至3月27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会议,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华东局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讨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问题。中共中央同意中央工委提出的党、政、军、财一律统一的方针。根据这一原则,工委会议详细研究了合并的各项具体问题,并拿出了实施方案。
1948年5月9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正式合并,组成新的中共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同年8月,经过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改为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当选人民政府主席。
两大解放区合并后,石家庄成为新成立的华北解放区事实上的中心,为中共中央立足华北,靠近交通线和大城市,指挥战略决战奠定了基础,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建立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创造了前提条件。
军民举行盛大游行庆祝石家庄解放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驻石家庄平山西柏坡,这时的石家庄成为中共中央的前哨和屏障,成为中共中央的对外、对内接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