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5 20:35
1943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19岁的群众剧社文艺骨干曹火星深入到群众中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中堂庙里创作了家喻户晓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曹火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什么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歌?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为何能穿越大江南北被每一个中国人传唱至今?12月5日,讲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创作历程的电影《火星之歌》在房山举办新闻发布会,预计2019年国庆节前上映,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电影《火星之歌》的故事跌宕起伏,讲述了青年曹火星创作的艰难历程和家国情仇的历史赞歌。故事发生于1943年,曹火星参加了八路军铁血剧社,而他的长兄曹岱则加入了当时的国民党,两人虽然身处不同的阵营,有着不同信仰,但彼此理解各自的选择。抗战迫在眉睫,革命根据地延安发表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给了曹火星极大的艺术启迪,他结合了房山霞云岭当地霸王鞭的旋律创作同名歌曲,并领命四处传唱这首歌。抗战胜利《晋察冀日报》发表这首歌曲,为此激怒国民党当局,军统特务令其哥曹岱诱杀曹火星,此时领命的曹岱如坐针毡......
《火星之歌》的编剧是我国著名编剧王兴东,他的作品《建国大业》《辛亥革命》《孔繁森》10 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他介绍,电影《火星之歌》剧本阐释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能够在祖国大江南北传唱的原因。该电影的导演为国内知名青年导演丁小明,作品有《暖雪》《失控》《鬼马灯》《榕树下的春天》《安监局长》等,他表示,《火星之歌》这部主旋律电影将于近期开机,预计明年“五一”前完成制作,“七一”前上映,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诞生地房山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非常重视革命遗址的保护。房山对当年曹火星曾驻扎过的霞云岭堂上村中堂庙进行了修缮性保护,维修屋顶墙体,安装了消防设施,还在堂上村建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并在近期对该馆进行了升级改造,新馆将分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土地革命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3个部分、15个展出单元,展线长度为95米,各类图片500余张,每年都要接待十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