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6 14:36
一盘炸灌肠,浇上几勺蒜汁,是许多老北京人记忆里的美味。销声匿迹3年后,曾在隆福寺街上开了半个世纪的丰年灌肠终于复出,来到了前门大街上。
“关了3年,终于开张了!”周六一大早,听到消息的老主顾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聚集在前门大街31号,不到一小时,现场的生灌肠和熟灌肠就被抢购一空。
“甭问价,赶快买!”刚走进店里的刘大爷一边张望,一边为老伴儿在人群中开道,让她赶快抢购两盘灌肠尝尝。等待间隙,刘大爷还不忘向店员确认:“这是以前隆福寺那家丰年灌肠吗?”得到肯定回答的刘大爷长舒一口气,“3年都没有吃到丰年灌肠了,那个馋啊!”
2016年,为配合隆福寺周边地区改造工程,丰年灌肠在市民的依依不舍中关张。刘大爷说,自己打小就在隆福寺的丰年灌肠店吃炸灌肠,原来的店虽小,但人气很旺,炸灌肠配上蒜汁、咸菜、小米粥,堪称老北京人的“标配”。3年前老店关张后,他和老伴儿经常去农展馆的农产品大集买灌肠,但买回去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后来去赶庙会也很难买到生灌肠。看着眼前新开的小店,刘大爷仿佛又找到了失散的老朋友。
丰年灌肠在前门大街的新店看起来比以前更干净敞亮,隔着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厨师做炸灌肠的全过程。54岁的刘大姐一眼就认出了王师傅,“当时在老店就经常看他炸灌肠,一来二去我就学会了,开始买生灌肠回去自己做。”
灌肠是用纯白薯淀粉做的,只见王师傅将切好的灌肠放进大锅里,灌肠伴随滋滋的响声渐渐变熟,不一会儿,一盘盘刚出锅的炸灌肠就递到了取餐口。
舀几勺蒜汁,老主顾们就开始埋头吃起来,有的还一边吃一边品鉴。“味道不错,但颜色比原来浅了点儿。”细心的老顾客说道。王师傅解释,这是因为现在淀粉的产地跟原来不一样了,原来的淀粉一直是河北一个厂家供应,但停业3年后,已经找不到原来的厂家,现在用的淀粉来自山东,不过炸灌肠的手艺和原来没有变化。
从上午10点开门,店里的顾客一拨接着一拨,几乎都是专程赶来的老顾客,有人一口气就买近百元的生灌肠。瞧见店里的热闹劲儿,也有一些游客进店咨询。不到11点钟,店里的生灌肠和炸灌肠就都卖完了。王师傅又和伙计们倒出一锅白薯粉,现场做起新的灌肠。王师傅说,由于工序复杂,第二批灌肠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做好。
来到前门大街开店,也意味着经营成本上升。老顾客们发现,炸灌肠的价格有所上涨,从原来的一盘十几元涨到了20元,生灌肠也涨到了22元一斤。“价钱变化都是正常的,我们小时候一盘才卖两块五呢,只要能再吃到这一口就很满足。”刘大姐说。
去年8月,丰年灌肠的招牌就出现在了前门大街上,此后这家店一直在筹备开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新店还在试营业状态,只有四名店员,供应量比较有限,还请顾客们谅解。预计春节后,丰年灌肠店面才会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