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 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京报传媒 北京残联 | 作者 王歧丰 王亚男

2019-05-22 14:31


他们虽然听不见,却演绎了动人心弦的舞蹈;他们虽有身心障碍,但是却有自己的“绝活儿”——画漫画、写剧本、搭建益智玩具……各个不落人后。5月19日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当天,以“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爱•助小康”为主题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北京市举行。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北京市副市长张家明,市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通州区区长赵磊等领导一行先后来到通州区文化馆和中仓街道温馨家园与残疾人朋友们一起参加活动。

 

90多名残疾演员参演《运河梦》大型文艺演出

 

在通州区文化馆隆重上演的残疾人专场文艺演出《运河梦》精彩绝伦。开场舞《运河纤夫》刚劲有力,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值得一提的是,演员中有不少聋哑人,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让观众难以想象他们其实听不到音乐的节奏。据该团团长介绍,本次参演的116名演员中有90多名残疾演员,他们以弹唱、诗画、舞蹈等形式精彩演绎了繁忙的大运河漕运时代。

 

 

画漫画、写剧本……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看到海迪主席和家明副市长一行来到康复训练室,残疾人朋友朱晓彤把自己准备的一摞漫画像递了过去。“这是我给您的礼物。”海迪主席接过漫画,连说画得好,鼓励朱晓彤继续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今年28岁的朱晓彤从小就喜欢画漫画,他说,知道这次领导们要在助残日来看大家,他特别激动,把自己近两年的得意之作都拿了出来呢。

 

温馨家园的残疾人朋友颇有文化品位,皮影戏的解说词剧本和舞台剧《防范诈骗,提高意识》的剧本都是他们自己创作的,很多剧目经常是由残疾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海迪主席高兴地说,北京的残疾人朋友自己创作剧本,是残疾人权利的重要体现,说明残疾人的生活更有质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日益丰富起来,北京作为首都应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志愿者点赞

在居家健康服务室里,67岁的王海峡阿姨正在为一位肢体残疾的老人修剪头发。王阿姨说,她从1997年退休开始,就自学了理发,义务为周围的残疾朋友理发,至今已经坚持了20多年。海迪主席和家明副市长为王阿姨的爱心善举点赞,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像王阿姨一样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有信心和大家伙一起共奔小康!

中午,海迪主席和家明副市长一行走访慰问了通州区中仓街道的李雄家,李雄今年61岁,他的母亲白锡忠老人81岁了。李雄1岁多就罹患了脊髓灰质炎,身体重度残疾,但李雄很要强,不愿成为家里的拖累,一直坚持工作,直到55岁退休。白锡忠说,这些年政府对残疾人家庭的帮扶政策越来越多,她家享受到了所有补贴,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对残疾人关心。“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全家人都有信心和大家伙一起共奔小康!”

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专题

编辑:王默一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