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1 16:58
李心田,1929年1月生于江苏省睢宁县大李集。1950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当教员。1963年调济南军区前卫话剧团,从事专业编剧工作。1978年任该团副团长兼创作室主任。出版有《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跳动的火焰》《船队按时到达》《十幅自画像》《屋顶上的蓝星》《第六演播室》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心田
2019年7月3日,著名军旅儿童文学作家李心田在济南逝世,享年91岁。辗转得知李老辞世的消息后,感觉十分遗憾,为儿童文学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感到遗憾;为自己未能与之谋面、当面请教“红色”与“儿童文学”如何结合得更好感到遗憾。
还是在八年前,社领导提出编辑出版“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的选题设想,将落实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几经筛选,最后确定第一批收入九部作品,包括《小英雄雨来》《三月雪》《后代》《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小铁道游击队》《微山湖上》《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铜号和一张脸》。
李老的《闪闪的红星》是较早达成合作意向的。
记得与李老在电话里商谈《闪闪的红星》的出版权时,李老十分爽快地同意授权给我们,并且十分高兴,认为由我们来出版一套“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很有意义。当时我就感觉到,这是一位有革命情怀的作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前辈。而进一步认识李老,是通过他的作品,准确地说,就是他的经典作品《闪闪的红星》。记得我小的时候,先看的是电影,然后是小说。成年以后,因为做了这套丛书的责任编辑,这部小说我更是读了很多遍,每次读,总是为作者巧妙的构思、充沛的感情、生动的描写折服。
《闪闪的红星》插图
这部小说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本身有浓厚的时代印记,就是作家采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而典型人物形成于一定的典型环境中。作品中的潘冬子(潘震山)、胡汉三是正反两面的典型,作品反映的年代贯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潘冬子从一个七岁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觉悟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而胡汉三,从被打倒的土豪摇身一变成了还乡团团长,又披上黄皮成了汉奸,最后与国民党反动派沆瀣一气,被人民公审处决。人物的设置和情节的走向是有必然性的,但作者没有生硬地作公式化处理,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来推动人物命运的发展。作家以对作品高超的驾驭能力,成就了一部儿童文学红色经典。
《闪闪的红星》插图
诚如李老所言,能把《闪闪的红星》这样的儿童文学红色经典推向读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也是党史出版视角转向青少年的一次积极而成功的尝试。“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于2014年4月出版,其中若干本持续加印,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获得了良好口碑。希望党史版的“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能够继续下去,推出第二批、第三批直至更多,将更多如《闪闪的红星》一样优秀的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介绍给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