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亚洲杯的盛况与百队杯的低潮
京报体育 | 作者 邓方佳

2019-08-01 19:26


2004年,由于孩子们的暑期欣逢亚洲杯在中国举行,因此百队杯的组委会有意抓住时机,将百队杯与亚洲杯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亚洲杯赛事的组成部分,充分为亚洲杯的到来做好宣传工作。这一年的百队杯,也被称为“小亚洲杯”。

原北京市足协秘书长张衡说,北京赛区是2004年亚洲杯的主赛区,责任重大,因此今年的百队杯担负起了为亚洲杯奏响序曲拉开大幕的重任。希望孩子们积极参加百队杯,打好今年这次特殊的“小亚洲杯”,掀起迎接亚洲杯的高潮。今年进入决赛的队伍将得到最刺激的奖赏,他们将有望为亚洲杯踢一场垫场赛。

北京赛区承办了那年亚洲杯中国队的小组赛和后面决赛等重要赛事,因此参加2004年百队杯的孩子们,将有幸亲自体验亚洲杯赛事。亚洲杯的雨天备用场地,将作为百队杯的比赛场地。就此,三块亚洲杯雨天备用场地崇文体育场、地坛体育场和宣武体育场的负责人都表示,办好亚洲杯,同时也要为百队杯做出贡献,让孩子们体验参加“小亚洲杯”的大赛气氛。

但与此相对照的,是从2002年起,百队杯的参赛队伍数量开始大幅减少。

“2004年、2005年左右是百队杯最低潮的时候。那时候参赛队甚至只有一百二十多支,将将能保住‘百队’名号。”原《北京晚报》体育部记者吕会民说,随着中国男足在各层面的比赛中越来越丢人,国内职业联赛越来越混乱,“那些喜欢运动的孩子,都开始远离足球,孩子们好像更喜欢打篮球了。家长们也不再支持孩子踢球,觉得踢球是没前途的事。”

在百队杯最困难的阶段,赞助商纷纷离去,北京市教育局和少年宫也不再参与主办。“总的来说,最糟糕的时段大概持续了2到3年,后来从2009年足坛反黑开始到2012年反黑结束,反赌扫黑把中国足坛基本肃清,职业联赛的风气也好了很多。”吕会民觉得,百队杯的小环境与中国足球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中国足球好了,形象好,前途好,参与的青少年就多。”

2004年6月13日《北京晚报》报道。第21届百队杯开始报名。

2004年6月24日《北京晚报》报道。本届百队杯决赛队伍将有望为亚洲杯踢一场垫场赛。

2004年7月3日《北京晚报》报道。适逢亚洲杯,百队杯乘东风可使用亚洲杯备用场地,国际裁判主哨揭幕战。

2004年8月18日《北京晚报》报道。第21届百队杯闭幕,各组别成绩出炉。

孩子们亲吻冠军奖杯。

2004年百队杯闭幕式。

 

新千年百队杯

编辑:邓方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