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1 18:35
8月31日,在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北京乒乓球队轮椅组“60”后老队员高延明发挥出色,赢得TT2级单打冠军。此前,他与队友携手战胜劲敌江苏队,取得TT5级团体冠军。还与外省运动员联合组队拿到一个双打冠军。至此,高延明在本届全国残运会上实现了个人的“全满冠”。赛后有队员表示,高延明已经成为了队中的精神榜样。
高延明在单打比赛中
据教练员白刚介绍,乒乓球项目轮椅组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TT1级到TT5级。TT1级是残疾最重的,四肢都有残疾,TT5级是残疾最轻的。单打比赛时,原则上都是同一级别打。而TT5级团体比赛时,重级别运动员允许升级参与。北京队三名队员分别是高延明TT2级、郭兴元TT4级和詹达顺TT5级。高延明年龄最大,伤残级别也最重。虽然在比赛中不能承担主力任务,但作为老大哥,是全队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两位队友。
1964年出生的高延明今年已经55岁,1997年因为意外致残。“我是摔伤的,发生事故的时候,才30多岁,高位截瘫,腋下都没有知觉了,出门需要两个人抬着。”高延明说,自己家里有公司要打理,起初打乒乓球完全是为了帮助康复。“通过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达到康复的目的,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高延明说,2006年底,中国轮椅乒乓球届还没有像他这样重度残疾的选手。当时国家搞了一次全国重级别的选拔赛,他去应征,从此就开始接触乒乓球运动了。“现在我在国家队里也是残疾程度最重的。2012年,我打进了残奥会的大名单,跟队友们一起拿到了团体冠军。2016年再次进入残奥会决赛名单,得到单打第五名。”高延明说。
在辽宁队打了10年球之后,2018年,高延明转会到了北京队。他说,这些年通过练习乒乓球,身体的康复效果非常好。最初身边有两名护理,打了一段乒乓球后,只用一个护理了。去国外参加残奥会不可能带着护理人员,这反而能逼着自己必须刻苦练习,学习自己照顾自己。“现在我已经基本能够自理了。在北京期间就是一个人生活,衣服都是自己洗。我还考了残疾人驾照,从辽宁到北京都是自己一个人开车。”
高延明表示,这些年参加乒乓球比赛,身体康复得不错,也付出了巨大的辛苦。“我高位截瘫,没有腹压,排便都需要用手慢慢引,生活很不方便,但现在这些我自己都能一个人做了。”高延明说,这十多年基本就是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全运会结束后,他会开车回辽宁家里看看,休整一段时间。
队友詹达顺出生于1992年,他与高延明共同为北京队赢得了一块宝贵的团体金牌,小伙子坦言,在团体比赛中,在对阵强大的对手时,高延明虽然不能作为主力出场,但有这位坚强的老大哥在身后坐镇,大家就觉得心里踏实。
郭兴元和詹达顺在团体比赛中
与高延明共同奋战乒乓球男子团体比赛的,还有一位小伙子名叫郭兴元,这届残运会他除了团体冠军,还得了两个亚军。在最后一场决赛中,他输给了自己的老对手,心里很有些不甘。“我要好好总结这次比赛的经验,回去继续努力,以老大哥高延明为榜样,争取下一届全运会也实现‘全满冠’!”郭兴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