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3 18:03
9月1日晚,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在第七届特奥会中,北京市运动员共斩获67枚奖牌,奖牌总数超过上一届的61枚。其中,金牌22枚,银牌27枚,铜牌18枚。
据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运动协会秘书长董维军介绍,特奥会项目分为体育项目和非体育项目。其中,体育项目包括田径、游泳、篮球、乒乓球、轮滑、举重、羽毛球、滚球等项目;非体育项目包括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特奥家长交流活动、特奥青少年融合交流活动三项活动。“与普通竞技体育不同,特奥体育的口号是‘勇敢尝试,争取胜利’,旨在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董维军说。
北京运动员在特奥滚球项目中夺得金牌
北京运动员在特奥游泳项目中夺得金牌
北京运动员在特奥轮滑比赛中
对于第七届特奥会,北京市的参与热情极其高涨。北京队共有66名特奥项目运动员参赛,且每个项目都取得了奖牌。据董维军介绍:“与其他省市的组队方式不同,北京市是以学校为单位组队的,将队伍组建下沉到学校和各区。”
具体来讲,所有参赛的运动员在赛前并没有进行集训,日常都在学校内上课,由学校按照学生们擅长的比赛项目,在赛前组队。“例如田径项目的队员来自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乒乓球项目的队员来自东城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而游泳项目的队员则来自平谷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董维军说,近年来,北京市残疾人体育协会大力推动特奥项目下沉学校和各区,调动和影响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热情,让特奥项目在基层开花结果。同时,北京市残疾人体育协会还积极组织各学校参与全国级别的特奥活动,组织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从事特奥工作的水平。
为了让特奥活动丰富多彩,北京市每年都为特奥开展单项赛事,例如“特奥足球周”以及“融合篮球赛”。其中,融合篮球赛是培智学校的孩子与健全人组成队伍一起打比赛。“一方面能提升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他们的社交圈。”
董维军说,希望能通过推广特奥会,来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特别是在特奥的融合活动上,北京市残联在残疾人篮球、定点大步走、模拟桌上冰壶等运动中一直积极探索,希望残疾人通过活动感知社会的温暖,拉近他们和健全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他们相互交流的能力,最终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