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5 20:49
密云五小操场
9月15日起,北京市密云一小、密云三中等密云城区的16所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全民健身的大潮下,全国各地都在鼓励学校操场免费向周边居民开放;按照《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2018年也拟定了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办法。但出于安全、管理和经费等现实问题,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始终脚步缓慢。密云将16所学校体育场免费开放,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一项举措,无疑值得点赞。
需要意识到的是,开放操场绝不是打开一扇门这么简单。政策惠民了,考验的不仅是学校,其实还有周边的老百姓,因此有些规矩要预先立起来。
以同样在9月初开放操场的济南为例,据齐鲁晚报报道,济南市72所试点学校的体育场地陆续对外开放后,出现市民在操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小孩随地小便的不文明现象,还有学校反映一些大妈在校园跳广场舞,影响附近居民休息。报道提到,来学校健身的居民,事前都要签订承诺书,承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能大声喧哗、不带宠物等。虽然大部分市民都能自觉遵守,但总有少数人不听劝阻,为所欲为。正是这极少数人,破坏了学校与市民之间的整体和谐,给学校增加了额外的管理成本。
“向市民开放校园操场”的动议由来已久,不少城市都做出过一些尝试,但结果不如人意,以至有的学校操场重新封闭。问题正是集中在不文明使用校园设施上,比如有人不走正门而是翻墙或破坏围栏,有人在校园内乱扔垃圾,还有人到了学生上课时间不离开等。总之学校对于进入校园的社会人员缺乏约束力,最终影响了教学秩序,从而挡住了更多文明市民锻炼的脚步。
动真格向社会开放,就要动真格管理好。此次开放操场的密云学校,也对前来锻炼的人员设置了具体的规定,包括要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禁止携带宠物以及自行车、机动车等交通工具进入学校场地,开放场地禁止使用大功率音响设备避免扰民,故意损坏场地设施设备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进入体育馆必须更换运动鞋等。规矩有了,就看进来锻炼的人是否遵守,也也看管理者如何执行了。
开放学校操场是一件值得坚持的好事,如何取得共赢,需要双方的默契。欢迎是姿态,规矩是常态。在文明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之下,在定下规则的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惩戒制度,比如多次不听劝阻者要纳入黑名单。宽严相济,既能保障学校体育场所有序开放,同时也能帮助部分市民提升文明水平,这也附和了学校“育人立德”之意。当然,政府相关机构也要积极保障市民权益,比如对发生在校园内的运动伤害事故该怎么处理,有没有保险赔偿等,业得提前做好预案。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做好全民健身这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