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又现隔空盗刷!不用怕,北京车主放心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潘福达

2019-10-19 20:45

热点

高速出行不停车收费全国普及,ETC市场一片火热,但也有不法分子打起了“生财”的歪主意,各地ETC卡被盗刷事件时有发生。近日,江苏省张女士车载ETC又中招,其关联的信用卡先后被盗刷了近一万八千元。北京车主是否存在这样的风险?

记者19日向本市高速公路ETC结算管理单位和多家银行求证得知,北京车主的ETC卡不存在被盗刷风险,市民可放心使用。

据媒体报道,10月9日,江苏省张女士收到了亚马逊发来的多条信息,信息显示,她的车载ETC信用卡先后消费了近一万八千元。

“我怀疑被人上车窃取过ETC卡信息了,因为我从来没有拔过车里的ETC卡。”她认为,应该是有人用她的资料进行了注册,并使用了亚马逊的信用卡免密支付。

通过多方调查,她判断关车门时受到干扰器影响,车门没有锁好,车上还有驾照、保险单、行驶证等包含个人信息的证件,嫌犯已经把她的个人以及车辆的全部信息获得。最终,她与发卡银行、亚马逊联系后,报警并向警方提供相应被盗刷的证据,被盗刷的1.8万元已经悉数退回。

7月,家住西安昆明路的吕先生收到银行短信,发现自己绑定私家车ETC的银行卡被人刷走了三笔总计2000元钱。监控显示,一名男子事发时进入小区车库附近转悠,他手持一个设备,对多辆车的ETC装置进行扫描,遇到有人就赶紧停手,人走之后再次作案。原来,该名男子盯上的是吕先生放在车内的ETC卡片,这张银行卡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

近几个月来,网络上类似这种关于ETC盗刷的新闻不断,很多车主充满担忧。

北京ETC卡不存在盗刷风险

“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盗刷现象为个案,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车主使用ETC卡不存在盗刷风险。”负责本市高速公路ETC结算管理的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宾介绍,北京发行的绝大部分ETC卡不具备金融功能,只是一个电子识别标签,也就是没有银行卡的支付功能,不会被盗刷。

胡宾透露,本市曾发行过近20万张工商银行ETC联名卡,是集成ETC功能的磁条借记卡。不过这种卡片并没有闪付功能,刷卡时依然需要人工输入密码,因此同样不存在被盗刷的可能性。

那么外地车主ETC卡为何会被盗刷?

目前ETC卡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交通行业早期发行的单用途ETC卡,此类卡已停止发行;第二种是交通行业与银行联合发行的记账卡,客户持有一张单用途ETC卡和一张银行卡;第三种是交通行业与银行联合发行的二合一联名卡,即在普通银行卡上集成了ETC功能。

前两种卡都不存在盗刷的风险,只有第三种卡,如具有银联“闪付”功能并且开通了“免密、免签”服务,就存在盗刷风险。

建设银行一名长期从事ETC业务的工作人员分析,一些车主使用的联名卡具备闪付功能,金额200元以下可免密支付,卡片插入OBU(车载电子标签)内贴在车窗上,不法分子就能利用智能POS机“隔空”贴卡盗刷。

出现这种情况后,各家银行便不再发行联名卡,例如建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发行ETC芯片卡,这种卡只具备高速ETC识别和数据记录功能,没有银行结算功能,完全规避了盗刷风险。

记者询问多家银行获悉,银行办理ETC业务时采用“二卡分离”方式。

“中银速通信用卡采用与中银速通卡绑定的业务模式。”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相关业务人员称,需插入OBU内使用的速通卡是记账相关技术标准的芯片卡,无金融属性,不具备金融非接小额免密支付功能。两张卡号后台关联绑定,车里的卡只有记账功能,银行从信用卡里代扣通行费,不会影响信用卡安全。

联名卡车主要关闭“双免”功能

针对个别地方发生的盗刷现象,交通部近期再次印发通知,督促指导ETC发行服务机构和合作银行,立即停止发行“二合一”联名卡。

为何盗刷现象依然时有发生?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分析,交通部要求从公布到落实会耗费一定时间,这种联名卡依然在市面上流通,盗刷的现象仍旧会出现,各地车主应持续关注。

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8月曾公开回应全国部分ETC卡遭“盗刷”的现象。孙文剑称,只要卡片持有人通知开卡银行关闭“免密、免签”功能,就不会再被盗刷。如用户确实需要,ETC发行服务机构和合作银行应默认关闭“闪付”及“小额免签免密”服务。

银行工作人员提示,如卡片存在闪付功能,车主应记得下车拔卡,并最好开通短信提醒功能,万一被盗刷马上就能知道,如果被盗刷可以拨打发卡银行电话申请赔付,及时取证并报警。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办理ETC,同样不存在盗刷风险。

“ETC助手”微信小程序客服称,ETC助手申办的卡片仅用于通行ETC车道,不具有银行卡功能,不存在盗刷风险;支付宝客服同样表示,通过支付宝办理ETC的卡是设备卡而不是银行卡,不存在盗刷问题。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