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成立70年,点赞这些“中国机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19-11-02 10:07

视觉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9597次航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英雄机长刘传健完成“史诗级”备降

2018年5月14日6时27分,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7:06时左右,在9800米的高空,飞机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脱落,在瞬间失压,驾驶舱温度只有零下40摄氏度的生死关头,退役军人、机长刘传健沉着果断处置险情,靠毅力掌握操纵杆,最终成功备降,确保了机上128名机组人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近期热映的电影《中国机长》就是以川航事件为原型改编的。

刘传健被表彰为2018年“最美退役军人”。新华社资料图

刘传健(中)在执飞航班前与机组成员合影。新华社资料图

刘传健在某高原机场留影。新华社资料图

机长老何的最后一次飞行

今年3月15日是南方航空公司机长何福强的60岁生日,他和机组人员共同执行海口至重庆的往返航班任务,这也是他38年飞行生涯的最后一次飞行。何福强的飞行生涯从部队时期开始,先后执飞过7种不同型号飞机,累计飞行时间约2.4万小时,曾获中国民航安全飞行金质奖章。

3月15日清晨5点多,何福强在家中对着镜子整理制服。新华社记者 徐勤涛 摄

3月15日,在海口至重庆的CZ6725次航班上,机长何福强调整客机飞行参数。新华社记者 左小兵 摄

3月15日,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顺利完成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的机长何福强受到家人和同事的祝贺。新华社记者 徐勤涛 摄

功勋老机长的最后一班春运

1975年9月,于振华自中国空军第十四航校第21期航校毕业分配至民航中南局湖北省局武汉独立中队。迄今为止执行过近10种大小机型,已安全飞行近2.9万个小时,曾于1995年获民航铜制安全奖章、2000年获民航银质安全奖章、2006年获民航金质安全奖章、2010年获民航“功勋飞行员”荣誉称号,是湖北分公司资历最老的B737机长教员之一,见证了湖北民航业40多年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老于40多年基本没在家过过团圆的春节,2017年2月他执行完40年飞行生涯的最后一趟航班。

于振华在飞机前。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于振华(右)与同事结束安全检查工作,走下飞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于振华在驾驶舱内。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除夕夜他冲上云霄

杨思宜是南方航空公司的一名机长,年三十中午,杨思宜在家匆匆吃完团年饭,便告别父母妻女前往机场,准备执飞当天的航班。每年春运时节,他和很多机务人员一样,都会因为工作责任而难以和家人团圆,但作为机长,他还是选择一次次冲上云霄,将旅客们安全送到目的地。

杨思宜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进行执飞前的绕机检查。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起飞前杨思宜在驾驶舱内进行通讯联络。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2017年除夕夜,杨思宜与CZ3855次航班机组人员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五星机长董文奇脱下军装不改对蓝天的坚守

董文奇曾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第八期队员中的佼佼者,戎装十五载,共与战友完成表演任务97次。他曾于国庆飞过天安门城楼、完成过“九机飞行”表演。1995年从部队退伍后,他不改对蓝天的坚守,依旧选择冲上云霄,担任东航武汉分公司的民航机长。作为一名五星机长,他是年轻飞行员们的偶像。

成为一名民航机长后,董文奇身上依然带着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军人特质,航班旺季任务重、人员紧张,他主动分担遇上临时调班和调机,安顿好重病的爱人,他又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每一次飞行,董文奇都会带领机组分析研判每一个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细节,在他看来,让每一位乘客安全抵达目的地是自己和团队最神圣的职责。

这是董文奇在“八一”飞行表演队服役时的老照片。新华社资料图

董文奇(左一)和机组成员准备登上武汉至上海的执飞航班。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董文奇(左)在进行飞行准备工作时与副驾驶交流。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机组夫妻万米高空演绎“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甘肃分公司乘务员李霁轩恰巧与身为机长的丈夫陈亚伟值飞同一个航班。中秋佳节夫妻二人无法与家人团聚,而在飞行途中各自也从事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无法体验中秋佳节的轻松,却在万米高空演绎出“千里共婵娟”的另一番温馨和浪漫。

在航班起飞前,乘务员李霁轩(右)正在岗位上整理清洁用具,丈夫陈亚伟在驾驶舱内进行起飞前的准备。新华社资料图

在航班经停休息的空隙,乘务员李霁轩(左)为丈夫陈亚伟送上一杯清茶。新华社资料图

蓝天玫瑰女机长

沈阳姑娘刘丹丹2004年进入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专业学习,2008年进入国航飞行总队第三飞行大队参加飞行,经过五年多努力,飞了近6000个小时候,她从一名青涩的飞行学员,成长为波音737800机型首位女机长。2013年12月29日,她首次作为单飞机长成功执飞北京至武汉航班。这位漂亮的年轻女机长作为“蓝天玫瑰”,从事着男性为绝对主力军的飞行员工作,却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位男性同行。

刘丹丹。阎彤 摄

刘丹丹(左)。阎彤 摄

刘丹丹(左)。阎彤 摄

壮哉,大地之上,华夏脊梁巍峨立!美哉,蓝天之下,鲲鹏展翅九万里!一架架飞机轰鸣着飞上蓝天,这些“中国机长”带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与飞机同时起飞。中国民航正振翅双翼,向着更高的目标奋飞!


编辑:洪园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