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分区规划集齐!大咖为您解读亮点,来一起看“门道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雪柠

2019-12-11 19:11

热点

12月11日,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顺义、昌平、房山、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3个区的分区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成果集中发布。

如何更好地理解此次发布的分区规划?普通市民有必要了解分区规划吗?北京日报客户端邀请参与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工作的两位大咖为您解读。他们是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邱跃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石晓冬。

【邱跃】

邱跃表示,此次分区规划的编制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就是第一次由区级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区的规划,充分发挥区委区政府的主体作用。

例如,朝阳区成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编制领导小组,为将城市总体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层层传导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区委区政府在规划实施中处于前沿一线位置,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为进一步打通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这也是北京第一次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这次分区规划则是多规合一和全域覆盖的规划。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部署,分区规划将为我市构建完善起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奠定扎实基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统一为国土空间规划。”邱跃介绍。

在这样一份分区规划中,各区在全域范围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仅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还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山水林田湖草各类非建设用地也要统筹考虑。

【石晓冬】

石晓冬表示,从全国层面看,此次北京编制分区规划,是在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要求下,在全国先行先试,率先走出了第一步。

“从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可以看做是将国土空间规划的接力棒由市级传递到区级。”石晓冬说,如何传好这一棒,各区都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功能定位,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式和实施路径。

普通市民了解分区规划有什么用?针对这个问题,专家也为我们答疑解惑。

石晓冬说,总体规划让大家看到北京城市的发展蓝图,分区规划就是将大的蓝图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个区。从分区规划中可以了解某个区在全市是什么定位、有哪些发展目标,将重点培养什么产业、打造怎样的公共服务设施,诸多“家门口”的未来生活图景都在分区规划中有所呈现,市民也将对所在区域的发展有更切实的体感,更好地参与到城市的建设、更新与治理当中。

同时,本次分区规划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之外,组织开展了广泛的专家参与。特别是落实“多规合一”要求,针对不同规划内容和对象的不同特点,在编制中邀请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领衔研究编制或开展咨询,将过去不同种类规划各自的特定目标、内容和成果表达方式做到内在衔接融合、统一到一张国土空间规划蓝图上。

“分区规划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不是终点,很多规划工作还在继续深化细化。”下一步,各区还将依据分区规划,推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特定地区规划、村庄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将生态管控、规模管控、城市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及交通基础设施等要求随着发展需要和实际逐一落实到每一块土地上。

北京市14个分区规划详解来了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