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美国汉字叔叔:一生为汉字痴狂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白波

2020-01-07 11:17

视觉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多地举办了纪念活动和展览。在这些活动现场,总是会出现一个满头银发、戴着黑框眼镜外国人的身影,他仔细地观摩展览中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介绍,在研讨中发表自己对汉字演变特有的见解……40多岁时的一次劫难后,他用8年时间建立了开放汉字数据库网站“汉字与字源”。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他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号——汉字叔叔。

汉字叔叔

汉字叔叔本名理查德·西尔斯,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斯睿德,但时间长了,他发现别人还是更喜欢叫他汉字叔叔。

汉字叔叔1950年出生在美国俄勒冈州的小城市梅福德。在他看来,家乡的生活比较“无聊”:“那里全是白人,全是基督徒,所以到我18岁的时候,我就觉得我要跑掉。”

大学学的是物理,1972年,毕业后的汉字叔叔去台湾学习汉语。他有过两次婚姻,另一半都是台湾人。至今汉字叔叔的汉语表达中还带有一些明显的台湾味道。

30岁的汉字叔叔在台湾

2017年9月,汉字叔叔在安阳参加汉字相关会议,与台湾学者李宗焜交流

“大海的海,右边的‘每’最初其实就是母亲的‘母’的字形;妇人的妇,它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女人手拿一个扫把,非常生动有意思,但一些博物馆没有向观众详细说明,很可惜;还有左耳朵旁‘阝’,《说文解字》解释成‘高地’,但我研究很多带‘阝’的字发现,解释成‘城墙’似乎更合理。”

汉字叔叔曾经家中的办公室

虽然被称作汉字叔叔,但他开始系统学习汉字,已经是40岁的时候了。聊起汉字,汉字叔叔提到最多的就是东汉人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1990年,我决定一定要学好汉字。开始我看了英文的课本,对汉字的解读基本是《说文解字》的观点。进一步研究,我发现对甲骨文、金文,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这么大的数据量,我就觉得一定要把它电脑化。”

汉字叔叔的另一个身份是物理学家,对核能物理、高能物理感兴趣。虽然自谦“不太用功”,但汉字叔叔的确在35岁时又取得了计算机硕士学位,为日后的“浩大工程”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功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1994年,汉字叔叔生了一场大病,用他自己的话说“差点死掉”。“活过来以后的每个小时,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不知道能活多久。我就想如果我只活一年,我要做什么。我要电脑化《说文解字》。”

44岁时,汉字叔叔开始做“汉字与字源”网站 ,他摆出汉字“大”的姿势

2002年,汉字叔叔的“汉字与字源”网站开通了。起初的10年,网站访问量寥寥,直到2011年,一位中国网友发现了“汉字与字源”网站,并在微博上进行了介绍。这下可不得了,汉字叔叔火了。从此,他就变成了“汉字叔叔”。

汉字叔叔在美国。书架上是他从中国买的书

在这之前,汉字叔叔只来过中国大陆三四次,但2011年变成汉字叔叔以后,他开始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还成了央视的节目嘉宾。年过花甲的汉字叔叔,决定定居在大陆。

北京师范大学在2012年给汉字叔叔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让他在物理系上课。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份工作到期后,汉字叔叔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因为无法负担北京高昂的房租,只好南下到安徽黄山居住。现在,他大部分时间定居在南京。

2012年,汉字叔叔在北师大上课

没有固定工作,持旅游签证的汉字叔叔必须每两个月就出境一次。他会去周边国家和港澳台,短暂逗留几天或立马回来。所幸北京的一家文化公司对汉字叔叔进行资助,不附加任何条件,这才让他能安心地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

2017年,汉字叔叔在黄山市

汉字叔叔说,他曾经三次因为心脏病几乎丧命,心脏做过四次搭桥,有三个支架。但只要一提起汉字,这位古稀之年的美国大叔眼中,都会立刻闪现出光芒。

2019年,汉字叔叔在纪念甲骨文120周年学术会议上

“再过几个月我就70岁了。我不会担心未来,如果有几个月的吃饭的钱,我只知道现在我可以学习,现在有健康、有头脑,天天要做事。我常常跟别人说我的身体70岁,但里面有一个25岁的孩子。我每天会研究汉字,学习物理,‘活到老学到老’是我的哲学。我要让年轻人理解汉字科学。”


编辑:吴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