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大迁徙,防控疫情扩散,提倡戴上口罩回家过年
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2020-01-21 14:01

锐评

1月21日,北京南站乘客戴口罩出行。摄影/潘之望

近期,湖北武汉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并特别指出,正值春节期间,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分紧要。

抗击肺炎疫情,防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这就意味着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医学隔离可以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而面对春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带来的传播风险,更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隔离病毒”措施。而在众多防范措施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戴口罩。

随着病毒感染人群和地域的扩大,许多即将踏上归乡火车的游子,难免悬着一颗心。早在1月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疫情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大家在春运期间出行,为消除公众对人流聚集、集中区域的担心,将对交通枢纽、客运站、货源枢纽厂站等区域做好消毒监测防护措施。铁路和民航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按照国家规定做好运输环节的防控工作,坚决杜绝疫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春运大迁徙,铁路、民航、公路承担的压力显而易见。但面对肺炎疫情,确实不能麻痹大意,防控措施是否落实,监测措施是否到位,实在不可敷衍塞责。各类交通工具环环相扣,每一个车站机场,每一架飞机,每一辆车,都要严控而不能“失控”。

相比飞机和客车,铁路发送的旅客数量最大,候车大厅和火车车厢里,人员更加密集,理应承担更多的防控职责,将病毒的蔓延扼杀在关卡之外。火车车厢是密闭空间,空气不流通,容易成为病毒肆虐的温床。除了要加强对车厢内外的消毒,广大乘客和铁路员工也应该提高防控意识,自觉戴上口罩。这几天,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无论是与旅客高频交谈的乘务员,还是互相聊天的同行乘客,未佩戴口罩者大有人在。据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介绍:“普通人主要是提高警惕,实际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已经存在人传人,同时医护人员也有传染。要戴口罩,并不一定非要戴N95,因为病毒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飞沫里头。一般外科口罩还是能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毒,阻止它们进入呼吸道。”戴口罩简单易行,并非制造恐慌,而是屏蔽隐患。一个小小的举动,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体现对他人健康的尊重。

可以说,春运期间,加强流动防控,切断疫情蔓延通道,和旅客平安到达目的地同等重要。不仅是为乘客回乡路添一份安心,更是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添一份保障。

(此文系北京日报客户端与腾讯新闻独家合作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2020年春运

编辑:殷呈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