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线上课堂|赏景·岭南园林看厅堂
2020-02-25 16:1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当前特殊时期,中国园林博物馆“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断线”,推出“园林线上课堂”,持续推广科普教育。

为了让您宅在家里也可以欣赏美景,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园林线上课堂”·赏景专题。看姹紫嫣红,观翠红参差,品园林之美。

前两期我们领略了素有"园林之城"美誉的苏州园林。在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三大流派中,岭南园林更别有韵味。它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汉族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以“嘉树浓荫、藏而不漏、缩龙成寸、小巧玲珑”的姿态,被后人誉为岭南古典园林的瑰丽珠宝。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室内展园,1:1复建了位于广东番禺余荫山房的局部经典。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园林建筑注重追求时空合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空间布局的审美取向讲究实效,布局灵活,朴实自然而又意蕴丰富,外适内和,营造了一种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

通过突出院内主体建筑,将厅堂展示出来,如在园林中心或主要位置设置船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同时又能够满足园林的功能活动需求。

岭南园林极为重视对空间的经营,在相对局限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来丰富园林的表现内容,进而达到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

园博馆内的余荫山房展园,深柳堂是园中的主要建筑,因古人刘慎虚的“深柳读书堂”一句诗而得名,装饰艺术与文物精华在厅堂中随处可见。

深柳堂是昔日园主人的起居之地,包括厅堂、书斋和卧室,厅堂宽敞明亮,透过大面积的玻璃窗扇,将池水、绿树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渗透相连,使人感到阔远、舒展,有“凭虚敞阁”的庭园妙趣。

厅前书写长联一副:“鸿爪为谁忙,忍抛故里园林,春花几度,秋花几度;蜗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屐,旧雨重来,今雨重来。”

堂前两壁满洲窗古色古香,厅上两幅花鸟通花花罩栩栩如生,中间刻有仙鹤和松树,同时侧面雕刻的是葡萄和松鼠,图案优美,形象生动,使厅堂呈现玲珑剔透的景象。

侧厢32幅桃木扇格画橱,碧纱橱的几扇紫檀屏风,皆为著名的木雕珍品。

堂前满洲窗中西合璧,这种窗子采用了西洋的五彩玻璃风格。园主人邬彬曾于京城为官。北京的四季分明回到岭南后只有春夏两季,于是便以这样的花窗感受落叶飘红的秋天,和白雪皑皑的冬日。

人从蓝色玻璃向外望去,会发现无论是建筑还是植物上都如临寒冬,好似冬日里的北国风光;而通过橙色玻璃向外望去,则会发现秋日的主色调——红色。

岭南园林的建筑体形一般较为轻快,通透开敞,构造简易,体量也较小,建筑的外形轮廓‘柔和稳定,大方朴实。厅堂一般为三开间,明间与次间中常有格扇或门罩分隔,划分成会客交友和看书休息等不同作用的空间,如余荫山房深柳堂。

岭南宅园面积较小,园林空间组织较为简单,不能像苏州园林那样运用穿插、曲折等各种手段来丰富庭园空间,但岭南园林通过借助园外景色,将园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园内空间的丰富层次。

如果说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那岭南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观众朋友们,让我们下期园林线上课堂再一同品味岭南园林小巧玲珑的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李青.广州:岭南园林的70、80、90――兼谈岭南园林特色[J].广东园林,2012,12(6):16-19.

[2]陈亮.岭南园林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

[3]石茗馨.基于文化特征的岭南园林地域类型及其构成要素[J].广东林业科技,2010,12(6):113-116.

“园林线上课堂”将推出更多形式丰富的优质科普,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大家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了解璀璨瑰丽的园林历史文化、艺术、生态和科技。美的园林,就在你身边。

关注中国园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线上观展览 赏文物 品文化

后续还将有更多精彩的“园林线上课堂”系列推送

温馨提示

1、做好个人工作场所清洁消毒,勤洗手,多通风,增强防护;

2、同一办公空间内有多人时,佩戴好口罩,保持适度距离;

3、正确获取权威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4、消除恐惧心理,作出理性判断,保持良好心态


作者:

中国园林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