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疗队的这次夜班,他们把想说的话写在防护服上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景一鸣 和冠欣 王雅贤

2020-03-30 10:16

热点

今天,是北京市属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抗击疫情的第64天。凌晨4点,一辆班车缓缓停在北京医疗队的驻地门前,准备接送前往医院的医务人员们。从凌晨即将开始的这个夜班,将是北京医疗队迎来的最后一个夜班。来自北京朝阳医院的李倩倩、黄菊梅,以及北京胸科医院的李佳航、赵丽,她们4个人负责站好这最后一个夜班岗。

在摆渡车上,4位护士告诉记者,即将返京了,这将是她们在武汉的最后一次夜班。是即将归去来兮,重逢家人的喜悦;还是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如释重负的坦然?要说现在的心情,她们既憧憬着和家人团聚,也对武汉有了别样的感情。

“治愈率进一步提高后,一些重症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他们还需要再住院调养一段时间,不能亲眼看到他们从隔离病区里走出来,多少有一点遗憾。”“希望他们加油,早日康复!”……年轻的护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班车很快到达了医院。进入隔离病区前,4位护士才发现,她们还有太多的话想对患者们说,想对彼此说。时间不多了,她们把所有的寄语一股脑铺在了防护服上。

“我们俩连体重都一样!”黄菊梅和李倩倩在来到武汉之前并不熟识,在前线并肩作战,让她们成了一对“神同步”的好姐妹,生活上相互照应,战斗中默契配合。这是她们最后一次帮对方检查防护服了,密封旳胶带被仔仔细细地贴到护目镜与面部的缝隙上。

黄菊梅说,大年初三出发那天是她的生日,蛋糕还没吃便踏上了征程。这次武汉之行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她不仅在抗疫实战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结交了很多过命的兄弟姐妹。现在回想起来,请战时的激情与无畏,初到武汉时的担忧,第一次穿上防护衣的忐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坚持……在这里,北京医疗队全队一心,团结奋战,他们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死神手里把重症、危重症患者抢了回来。每每想到这些,她的心情会非常激动澎湃。

隔离病区里的夜班从凌晨持续到上午。患者一起床,护士就要负责抽血、发早餐、打水等工作。李佳航和赵丽依旧严格按照64天来的流程,用胶带把暴露的皮肤都包住,做好了防护。

李佳航说,现在穿防护服对她来说已经非常娴熟了。她和赵丽打算等患者们都起床后,要一一跟她们告别。“几位患者阿姨一直都把我们当孩子,看到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这么劳累,她们特别心疼我们。”让医护人员们欣慰的是,病区里的患者们正陆续好起来。两个多月的护理、照顾,特殊时期的这段特殊经历,将会成为她们工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2020英雄凯旋 天使回家

编辑:杨萌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