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万!泄露客人信息哪能如此“豪放”
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2020-04-02 09:17

锐评

3月31日,万豪国际集团发布公告,称约520万名客人的信息可能被泄露,包括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偏好等。这已经不是万豪首次大规模泄露客人的个人隐私。2018年11月,万豪酒店就曾发生过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黑客通过该数据访问了多达3.83亿客人的信息。在那次事件中,至少525万名客人的未加密护照号码,以及860万名客人的信用卡信息受到影响。

动辄数以百万级甚至亿级的客人信息遭泄露,不得不说:万豪,你泄露起个人隐私来的样子真“豪”。

更加豪气的,是万豪有前车之鉴却不思悔改,丝毫没有让人们看到一个作为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酒店品牌应有的改变。万豪每次发布的公告都像例行公事,俨然一副店大欺客的高傲面孔,丝毫不见对遭信息泄露客人的真心道歉。此外,万豪公告一发之后,就采取鸵鸟策略,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区部门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是在闭门思过,还是没当回事懒得回应?

至于泄露的原因,要么是被黑客盯上,遭遇了有组织的网络攻击;要么是个别员工素质太差、利欲熏心,反正就是不提管理的责任。不是甩包袱,就是找替罪羊,这样的套路玩得心应手。比如这次泄露,万豪称可能有人使用该特许经营酒店两名员工的登录凭据,访问了“数量超出预期的宾客信息。”并称集团获知此事后,已采取措施确保禁用相关登录凭据,并通知有关部门积极协助调查。看似内部漏洞堵住了,但泄露的责任谁来承担呢?

明知存有的庞大客人信息是很多人惦记的唐僧肉,万豪有没有像注重酒店硬件和服务投入那样,把客人信息的安全防护软件提升到最高级别?明知如果前台员工不守规矩就能轻易而举地获取到客人的隐私信息,有没有在信息系统上、进入级别上、管理规范上采取相应的防范?从接二连三的泄露事件看,即便有也形同虚设。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银行证券、大型购物网站有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发生?不是它们从不遭受攻击,而是因为它们更好地维护了客户的信息安全。

万豪的行为是无人管,管不了,还是没去管?要知道,万豪国际集团上次因泄露3亿条用户数据,被英国信息监管局开出了约9900万英镑(约合1.23亿美元)的罚单。不把它们罚得心疼,恐怕是不会心疼客人信息的。

图片来源:万豪官网截图


编辑:贾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