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今日“吃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新华社 吴镝

2020-04-19 07:06

视觉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春季节气,意思是“雨生百谷”。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雨水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若降雨量充足而及时,则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故而谷雨与雨水等节气一样,都反映降水现象,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新华社资料图

谷雨三候

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萍始生:萍,水草,与水相平,故称“萍”;漂流随风,故又称“漂”。

——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布谷鸟。明刘伯温诗:“鸣鸠语芜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芜是杂草。可“春谷终期吹羽翼”,鸠鸣预示春将结束,此时田野到处回荡其“家家种谷”的殷切呼唤。

——戴胜降于桑:“戴胜”是头顶有长毛的鸟,又称鸡冠鸟,此时落于桑树,蚕将生之候。

由此,三候是讲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应当播种,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新华社资料图

谷雨的由来与特点

汉代纬书《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记载:“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明代王象晋编撰的讲述植物栽培的《二如亭群芳谱》里说到,“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提到,“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正所谓“雨生百谷”,谷雨之后,寒潮退去,雨量增多,是农作物生长的大好时节。

新华社资料图

既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那么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雨水滋润。节令便与农田耕作“相映成趣”,此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

新华社资料图

“春雨贵如油”,谷雨时节,南方大部分地区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全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应及时春灌。

民间习俗与养生吃食

采茶:由于谷雨是采茶佳季,古人有喝谷雨茶的习惯,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也被称为“二春茶”,相传可清火、辟邪、明目。所以不管当天天气如何,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而且要上午采的。

新华社资料图

赏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食香椿: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吴镝/摄 资料图

为什么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习惯在谷雨时节吃香椿呢?香椿也叫椿芽、香椿头,民间有句农谚叫“三月八,吃椿芽儿”,是指农历三月,谷雨节气前后刚好是香椿上市佳季,与北京老话“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是一个道理。且椿芽营养丰富、兼具食疗作用,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不仅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的功效,还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非常适合在暮春前后食用。

香椿最初栽培的目的虽是为采摘嫩芽作蔬菜食用,但其药用价值不可小觑。相传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本草》最早记录其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香椿叶苦、温煮水洗疮疥风疽,消风去毒”的保健医药功效。从现代视角来说,香椿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因此食用香椿还是在谷雨前香椿最鲜嫩的时候为最佳,并且下厨时应当在沸水中焯上一分钟,减少其中的亚硝酸盐成分。

新华社资料图

中医认为,谷雨之时养生要注意保持肝气条达。肝开窍于目,肝气不舒,则湿邪壅盛,容易导致眼病发生;同时谷雨也是花粉高峰期,适逢北京杨柳絮期已开启,过敏体质的人应注意防范。谷雨前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多吃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不宜进食辛辣之品,还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有关谷雨的诗句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在古代的诗词文学中,也常常能见到香椿的身影。它不仅是备受喜爱的食材,也同样具有文化意义——

《送徐浩》

唐·牟融

渡口潮平促去舟,莫辞尊酒暂相留。

弟兄聚散云边雁,踪迹浮沉水上鸥。

千里好山青入楚,几家深树碧藏楼。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古人也喜欢直接用“椿”来比喻父亲或其他长辈,喜欢以“椿萱”代喻父母——

《古稀诗训》

北宋·黄井

书罢吟哦记此篇,我今归隐乐悠然。

椿萱堂上难追慕,桂萼阶前竞秀妍。

霜鬓尚沾金阙泽,紫衣犹惹御炉烟。

苍天不负男儿志,辅佐江山亿万年。

吴镝/摄 资料图

古人描写椿芽并抒发情感的诗词也并不少见,例如随着最近《清平乐》热播而为人们热议的人物——北宋晏殊所作的《椿》:“峨峨楚南树,杳杳含风韵。何用八千秋,腾凌诧朝菌”,显然诗中也是引用了《庄子·逍遥游》的典故,形容“椿”不仅以长寿令“朝生暮死”的朝菌望而不及,并且椿树的繁茂和气韵也令朝菌相形见绌。不难看出,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中就已经流淌着一种香椿情怀了。

新华社资料图

春天天气变化多端,阴晴冷暖随机播放。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北京阴转小雨,最高气温23℃、最低气温12℃。随后天气转晴,灿烂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再次出现,但受冷空气影响,20至22日气温低迷,尤其夜间最低气温下降明显,最低气温不足5℃,白天最高气温降至16℃左右,而且还将有四五级左右的北风。

恰逢京城小雨天气,两者相逢,平添几分湿意与诗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晚报、中国天气网


编辑:吴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