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19:06
一场战“疫”,从春节延续至今。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涌现出无数逆行故事、抗疫事迹,其中一些故事,带着春天的绿意。他们便是首都园林绿化人,在用自己的行动,发扬着螺丝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战“疫”而努力。
他们有的默默守护,因为妻子是“最美医护者”;他们有的下沉一线,第一次成为了社区的“守门人”;他们有的赠人“玫瑰”,让芬芳守护着抗疫的战士们。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何为“平凡中的伟大”。
疫区逆行
家里有我 等你回来
4月20日,是妻子回家的日子。
每翻过一页日历,闫岩和女儿内心的欢喜便多一分。“我的妻子,是我心中的逆行英雄,我能做的就是守好小家,等她回来。”闫岩说。
闫岩是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一名普通的园林人,妻子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二人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这是一个平凡、温馨的北京家庭,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让人看到了普通人的“伟大”。
2月6日下午,闫岩的妻子接到单位通知,要迅速集结1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集结完毕,立刻出发。避开年幼的女儿与高龄双亲,妻子悄悄把闫岩叫到里屋。“前两批团队我已经报过名,这次还是一样,必须马上报名。”看着妻子当时坚定的眼神,闫岩知道,即使他有很多的担心和忧虑,也一定要支持妻子。
“你去吧,家里有我。”没有任何多余的语言,这时候,不满六岁的女儿闯进了屋子,看到满脸严肃的父母,她一头扎进了闫岩的怀中。
妻子去武汉后,闫岩就成了家里的“后勤部长”和女儿的“班主任”。“先是进了一堆群,女儿的幼儿园、舞蹈班、绘画班,以前这些都是妻子在管。”闫岩也开始学着在网上买菜,跟视频学做饭,辅导女儿学习,帮父母剪头发。
女儿最喜欢吃馒头,于是闫岩尝试跟着网上教程学习蒸馒头。“女儿跟我一起做的,蒸好了,菜还没炒熟呢,她先吃了两个。”第一次做的馒头得到了女儿的行动认可,闫岩对于当好这个后勤部长更有信心了。
他在与妻子的视频电话中,经常汇报家中的情况,让妻子放心。而女儿的一句“妈妈,你回来我给你蒸馒头吃”,也让妻子更有勇气面对武汉的高压工作。每次视频电话,闫岩的妻子总是报喜不报忧,看着妻子疲惫的面容,闫岩明白前线工作的艰辛,但是也从未“戳穿”妻子,这是一对普通抗疫夫妻的默契。“我知道,穿上厚的防护服说话太快,走路过快,都会呼吸困难,好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也正常,我也知道,妻子在努力克服这些不适和困难。”闫岩说,“所以我们视频都说开心的事,我跟女儿在家笑着等她回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闫岩的妻子在去武汉之前,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状态,配图是“北京→武汉”的登机牌,妻子的信念也成为了全家人的信念。“我的妻子是最美逆行者的一员,我骄傲。”闫岩记得,2月7日凌晨5点,他目送妻子踏上前往武汉的征程,他心中在默念“家里有我,等你回来”。
他没有对妻子说出口,但是他知道,都懂。2020年的家庭踏春时间比往年来得都晚,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眼前的风景就永远是“春花烂漫”。
防疫一线
病毒走开 此路不通
“您好,请出示下出入证”,“还得麻烦您打开后备箱看下”……自从成为一名一线联防员,这些话,魏琦每天都在重复。疫情防控工作展开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迅速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支援社区防控,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的魏琦就是其中一员。
“支援社区抗疫,既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挑战。”谈及社区值守,魏琦坦言,虽然比起医护工作者,值守工作微不足道,但是她也很自豪,亲手关起了病毒侵入社区的“大门”。
首次参与值守工作的魏琦缺乏经验,也遇到了挑战和困难。魏琦所在的岗位是单岗,一天三班倒,每班四个小时。“第一天上岗的时候,还没有排班,同事们都到了,值班比较久,除了吃饭十几分钟,我们一起站了将近九个小时。”
进入2月,北京开始逐渐回暖,但2月28日这天却气温骤降,第一次值守的魏琦没有经验,穿得尤其单薄。“都冻透了,第二天我就学聪明了。”不管气温如何,魏琦穿上厚厚的外套就奔赴了值守岗位。
魏琦所在的东城区胡家园社区属于城区中的老社区,常住居民多,社区路口多,活动人数多,交通流量大,情况复杂,防控难度大,起初也会遇到居民不配合的情况。值守工作开始几天后,魏琦接到通知,凡是进入社区的车辆都必须检查后备箱。“有的居民我们解释之后就打开后备箱允许我们检查,也有个别的居民不管怎么说就不配合。”
有一次,一位大哥坚决不打开后备箱,魏琦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劝了许久也没有用。但是,防控的要求不能放松。魏琦灵机一动,想出了别的办法,正常登记车辆进入社区后,她便悄悄跟在车辆后头,等车停好后,默默观察,并在车主走后,在车旁边站了许久,确定后备箱“安全”。魏琦说,“防疫工作必须到位,但也不能引起矛盾和冲突,有时候必须调整方法。”
“防控的是病毒,不是老百姓。”魏琦时常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在开展社区值守工作时,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有的住户家里只有老人,没法搬重物,我们就让送水的小哥做好严格的登记然后让进去;有的子女来看望老人,我们就让他去居委会办理出入证方便进出。”虽然值守经验少,但是魏琦快速领略了联防值守的窍门,把“守门人”的工作掌控得游刃有余。
在这次值守工作中,魏琦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小区里有位87岁的老奶奶,基本每天出来陪魏琦站会儿,听她说“大冷天大老远的跑来都是为了我们这儿的人”;还有位79岁的老大爷是魏琦的“战友”,“你去坐会儿”是大爷常常对魏琦说的口头禅。“的确有冻得受不了,甚至想哭的时候,但是想想这些,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毕竟大家一起在努力啊。”
服务保障
鲜花绿植陪伴医护者抗疫
2月中旬,2.3万盆鲜花绿植陆续摆进了北京市的各大定点医院,盛开的鲜花陪伴着医务工作者抗疫,也治愈着病患的心情。这些鲜花绿植全部来自北京市大东流苗圃。
疫情发生以来,首都园林绿化人纷纷用行动支持抗疫,其中,北京市大东流苗圃、花乡花木集团发挥企业优势,将最美鲜花免费赠予首都医院,为医院增添一抹春的色彩。
“2月15日,我们就开始筹备,2.3万盆鲜花并不是个小数目。”北京市大东流苗圃花卉科科长李世安介绍,当时所有工作人员心中有激动,更有忐忑。“激动在于,在全国人民都在努力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的时候,我们也有机会出一份力;忐忑在于,我们要在这个紧张的时候去往传染病医院,防疫的压力和运转压力都是很大的。” 2月中旬正是防控高峰,很多外地员工无法返京,用工产生了很大的空缺。李世安带领苗圃在京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仅三四天就备齐所有花卉。并利用2月19日、20日,两天分批次将鲜花绿植运往了定点医院。“其实,参与运送的很多工作人员至今都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去过医院。”
紧随大东流苗圃的步伐,3月4日,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工会牵头下,花乡花木集团向小汤山医院捐赠了一批仙客来,为女性医务工作者提前送去了“女神节”的礼物。“我们考虑到医护工作者女性居多,而鲜花又非常适合女性,所以开展了这次活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工会主席侯雅琴说。此前,工会还组织全局系统和园林绿化工会联合会83家企事业单位1.4万名职工参与了“温暖武汉”捐款活动,募集爱心善款近百万元。
据了解,2月20日起,北京园林绿化领域重大工程陆续开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工会在组织园林人积极参与抗疫的同时,也为各项目复工复产做好后勤保障。疫情初期,经多方协调,工会在第一时间为局专班、森林公安局、执法大队、救护中心等一线坚守防疫工作的320名干部职工配发了3.2万片酒精消毒棉片和640瓶抑菌洗手液等个人防护物品,缓解了防疫一线职工消毒物资的燃眉之急。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工会干部先后深入昌平南口镇平原造林地块、朝阳金盏森林公园、大兴狼垡平原造林工程等市园林绿化重点项目及百万亩造林等20多个施工养护工地,慰问一线职工3000多人,发放口罩18000个,抑菌洗手液1170瓶、一次性消毒棉片43000片,医用防护手套88000只,防护服1280件,防护帽1280顶,84消毒液200桶,督促施工企业一手抓好复工复产,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文/魏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