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女护士郭京:平安归来是妈妈最好的生日礼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武亦彬

2020-04-29 20:03


“那么多护士报名,为什么会选你去一线?”

“可能因为我能抗压吧。”

郭京,说起话来总是笑吟吟的。作为北京驰援武汉医疗队当中的一员,这个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的女护士,用温暖的笑容和专业的服务救回许多新冠肺炎患者。

刚刚进入病房的那几天,郭京最大的感触是,病房里很安静,安静的让人有些压抑。有的患者一言不发躺在床上,有的玩着手机,还有的痴痴地望着窗外,和郭京交流最多的也只是反复问着一句话,“护士,我还能好吗?”

“这样的气氛可不行。”郭京开始主动找他们搭话,“李阿姨, 教您的踝泵运动还记得吗?”“高大爷,给您送午饭来了,看看有没有您爱吃的。不过可别挑食啊,现在需要营养。”“小张,你今天怎么样?如果可以,扶着你床旁活动活动?”

一开始,大家爱答不理。郭京又想招儿,“要不我们写些鼓励的话。”于是,郭京和同事们在A4纸上写满字,贴在病床边和护士站。

“微笑,幸运的开始。虽然你可能看不到,但是我正在微笑。今天,你微笑了吗?”“加油!你们是天使!”……看到这些话语,渐渐地,患者和郭京交流的多了起来,病房也越来越“热闹”,开始有了生机。

“你是小陈?”有一天,郭京正在为一名患者翻身,一床的张阿姨问。“不是,是小郭。”二床比较开朗的李大妈接过话茬。“她们都全副武装了,你还能认出来?”张阿姨一脸疑惑。李大妈解释道,“那是自然,小郭天天来跟我聊天。”

就在这时,三床常常沉默的彭大姐也开了口,“我虽然认不出你们都是谁,但我知道你们是为了谁。”“是呀,难为这些孩子们了,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咱们得快点儿好起来……”李大妈说。一个带动一个,一屋带动一屋,和谐的氛围渐渐在10层的病房里蔓延开来。

其实,这不是郭京第一次上“前线”。“我工作第二年,就赶上了非典。”郭京嘿嘿一乐,“我妈妈是一名老党员,她当时说了一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定不能在这个时候当逃兵。”在妈妈的鼓励下,郭京作为第一批医疗队员参加了抗击“非典”的战斗,在前线一待就是一个月。

17年后,郭京又第一时间报名。

郭京说,其实刚到武汉时候,自己心理压力也很大。医护人员是这场战疫中与病毒离得最近的人,郭京所在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收治的确诊危重症患者达到88%以上。不过,这份恐惧,在微笑中消弭了。

越来越多的重症确诊患者康复出院了。看着那一张张笑脸,饱含着激动、感激、兴奋,郭京也跟着开心。到北京的那一天,正好是妈妈71岁的生日。郭京说,“女儿平安归来,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生日礼物。”

抗疫感言:

65天的驰援是一次挑战,一次历练,一次成长,有苦有累,收获更多的是温暖,结交了一群生死之交的战友,感受到了大后方家人们的温暖,更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仁爱。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希望大家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享受每一天平淡的生活,细心感受每一刻的幸福,每一秒的丝丝甜蜜。平淡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北京劳动者之歌

编辑:孟紫薇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