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20:04
2020年除夕,北京中医医院微信工作群里消息不断,报名去武汉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顶到最前线去,是院里所有医护人员的愿望。31岁的陈腾飞第一个报名,从得知自己的定位是后备人员,到大年初三再得知自己变成了“首发”,心情转变如同过山车。刚下夜班的陈腾飞,带着疲惫上了“战场”。
“前线当时比较缺少危重症救治力量,同时新冠肺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药治疗能发挥很大作用。”作为北京医疗队最年轻的医生,陈腾飞精于中医,更具备重症医学方面的实战经验,一心想着“挽回造化,立起沉疴”,尽己所能挽救更多的人。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初到武汉,陈腾飞和队友们面对的现实是:缺乏设备、没有中药房,前两周的战斗一直在接连抢救患者。与以往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不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血压往往正常,更多的危机是低氧,为了抢救患者,要用尽浑身解数,为了把患者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治疗方法。
挺过了一场场遭遇战,当武汉协和医院本院的中药房顺利对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开始增加有创呼吸机等设备后,陈腾飞也开始得以更好发挥特长,理想逐步向现实靠近。
一位气管插管患者通气不够,二氧化碳储留,出现了呼吸酸中毒,进一步引发脑水肿,从而危及生命。“当时的情况下,改用ECMO并不现实。”陈腾飞果断调整有创呼吸机参数,为患者进行肺复张,最终令患者化险为夷。
一位患者使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但患者的氧饱和度始终达不到90%,情况危险。陈腾飞为患者注射了血必净注射液,这种注射液由清朝的医家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研制而成,属于凉血解毒的中药制剂,在ICU领域有着30多年的临床使用经验。再用西药低分子肝素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我从中医角度使用它,用来联合血必净协同起效,增强活血化瘀作用。”
经过陈腾飞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患者观察到第5天,病情没有再加重,在北京市援鄂医疗队负责病区患者“归零”的当天,这位患者顺利出院。
“可能很多人对中医的认识还停留在号脉、喝汤药的印象中,其实现代中医早已不是那般模样,中西医早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面对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使用最恰当的治疗办法才是根本。” 中西医融合,攻克了患者病情向重症转化的难题,挽救了患者。陈腾飞说:这也是他出发前给自己的目标。
陈腾飞的战场不仅限于医院的隔离病区内,在北京市援鄂医疗队的驻地,他也为战友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水土不服、上火、扭伤,很多战友都遇到了类似问题,陈腾飞则用针灸的办法为他们缓解病痛,找到症结,仅仅两三针,便有奇效。
65天的战斗,让陈腾飞成长了很多。“抗击疫情已经不是单纯的医学学术问题,而是举国上下同舟共济的大战役,任何人都是不可分割的一环,任何人都不可或缺。”
抗疫感言:
作为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名医生,我见证过武汉最黑暗的夜晚,也陪伴着武汉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社会各界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此向他们致敬!
值此抗疫100天,中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世界上其他被疫情困扰的国家在奋力拼搏。期待人类克服COVID-19的那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