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5 10:24
疫情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协会长高子程律师难得有时间宅在家里,这也让他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思考,洞察社会问题。
近几个月,他提出了涉及疫情的20项议案和建议。从完善国家应急预案管理和公共卫生体系,到优化银行考核机制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再到防范化解疫情期间各类矛盾纠纷,助力平安中国建设等等,为疫情依法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献计献策。他在正月初四提请全国法院延期开庭审案的建议,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推动了疫情期间法院“在线办案”的新模式。同时,针对养老院李院长案件折射的“大局需求”是否法定情节等法律盲区,高子程代表及时提出人大建议,得到了赞许和满意的答复。
“优质高产”是高子程代表这一年来履职的特点之一。从去年两会至今,他已经提交了55项议案和建议。在广泛关注金融、市场、医疗、养老、交通、住房、文化等领域的基础上,作为法律界的全国人大代表,高子程仍然把重点放在推动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助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近些年,个人隐私和信息泄露被非法使用的问题十分严峻。高子程也听到了有些人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上当受骗的抱怨。“除了电话号码、住址、账号密码、购物记录这些个人信息之外,还有指纹、虹膜、面容甚至基因等个人生物信息更具敏感性,一旦被非法利用,将对个人安全、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产生极大的隐患和危害。”高子程说,加强个人隐私尤其是个人生物信息保护,已刻不容缓。
高子程向从事科研和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以及普通消费者了解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和对照国外法律法规,写出了一份《关于尽快制定包括生物信息在内的个人隐私权保护法律的建议》。
高子程提出,目前国际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尚未出台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专门立法。对于泄露个人隐私的处罚较轻,导致侵犯个人隐私的违法成本过低,个人隐私保护力度极其有限,无法满足个人隐私保护的现实需求和民生期盼。
鉴于此,高子程建议尽快出台一部个人隐私保护的专门性基础性立法,明确法律要保护的公民个人隐私的范围,明确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义务主体,强化责任追究,加大对侵害公民个人隐私行为的处罚力度。针对更具敏感性的个人生物信息,鉴于其存在特殊风险,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单独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予以特殊保护等。
这份建议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采纳。在给高子程的答复中,全国人大法工委表示,确有必要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对于高子程提出的做好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国际接轨、对个人生物信息进行特别保护、强化未成年人信息保护、建立专门个人信息保护机构等建议,全国人大法工委将在立法工作中认真予以研究。
今年两会,高子程提交了8项建议。其中,免费为全国医务人员和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两项建议与疫情密切相关。高子程说,正如此次新冠疫情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时,都存在大量医务人员感染一样,每年冬春季流感流行时期,医务人员都是罹患流感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如果再感染流感病毒,会使他们的抵抗力进一步降低。除了影响他们的健康安全之外,依靠他们救命的患者的危险系数也会提高。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一旦罹患流感,引发重症和死亡的几率更大,将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高子程表示,秋冬之前,免费为全国医务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是保障提升医护人员的免疫力,避免流感与新冠病毒叠加感染而增大重症风险的有效途径,为秋冬可能出现的疫情复染保存强大的医护力量。
关爱老年人就是关心人类自己,特别是老龄社会,这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在减少流行病学负担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能避免出现新冠和流感的“叠加效应”,全面提升老年人的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