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征程凝聚伟力 不负韶华笃定实干——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首都北京重点工作
北京日报 | 记者 马婧 刘菲菲 刘冕

2020-05-23 07:48

热点

追梦征程凝聚伟力 不负韶华笃定实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首都北京重点工作

昨天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中提道: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中提道: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既是对北京2019年工作的肯定,也对北京今年的重点工作具有指导性。

首善标准 大国担当

2019年4月,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鲜艳的“一带一路”花坛迎接盛会召开。 本报记者 张立朝摄

回望一年前的春天,雁栖湖畔宾朋云集,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举。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外嘉宾相聚在首都北京,规划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蓝图。作为高峰论坛的承办城市,北京以首善标准,圆满完成了论坛服务保障任务,彰显了大国担当。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由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会议、专题分论坛、企业家大会等系列活动组成,共有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近5000名外宾出席。

作为承办城市,北京在会务保障方面,突出以人为本、注重文化交流,从景观设计、主题装饰、餐饮服务、会务服务、后勤保障等各方面,既展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风土人情,又体现以“京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使所有参会者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在这次盛会中,首都喜迎八方宾客,展现了精雕细琢的“北京服务”金名片。

区域融合 协同发展

5月17日,永定河水头流经北京全线抵达天津,断流25年的永定河首次实现全线通水。门头沟段风景如画。马文晓摄

时间滑进202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迎来第6个年头。从天津到北京赶场看话剧、从北京去崇礼相约滑雪,都已是三地百姓习以为常的生活。

6年来,本市自觉把首都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与津冀协同联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去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年底京张高铁开通。5月17日,永定河水头流经北京全线抵达天津,断流25年的永定河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协同发展,产业当先。本市在减量中倒逼集约高效,截至去年底,全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2.28万件;疏解的同时,本市下大力气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2019年,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土地5706公顷,“留白增绿”完成绿化1686公顷,城市环境秩序明显改善。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节点之年,年初召开的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充分发挥“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与津冀联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燃情时刻 精彩华章

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本报记者 张立朝摄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

这一天,北京繁花似锦,世界的目光汇聚于此,一如70年前。

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上,近1.5万名受阅官兵英姿勃发,10万游行群众昂扬前行;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上,火树银花,各族各界群众载歌载舞……

这一天,千歌万曲都汇成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所有的爱国情,都汇成了一往无前的力量!

燃情时刻,每一个难忘的画面背后,几乎都有一支北京市民组成的“隐形”保障团队。

阅兵式上,3架直-8直升机分别悬挂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飞过天安门上空。

巨幅党旗和国旗长9米、宽6米,军旗长7.5米、宽6米。如何在高速飞行中,确保旗面不破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科研人员集智攻关,迅速攻克技术难题,“中国红”成功飞越。

游行队伍,精彩纷呈。背后是高校师生、首都市民的汗水和付出。直接参与庆祝活动筹备和服务保障的参训参演人员、工作人员更是多达35万余人。

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举办地,受到的教育洗礼最直接最深刻,收获的精神财富也最丰硕最深厚。庆祝活动极大地迸发出了爱国主义热情,充分唤起了首都人民血脉深处最朴素最深层最持久的家国情怀,爱国始终是这座城市最响亮的主旋律、最动人的风景线。

这场盛典,自此融入北京这座古都的历史记忆,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已把这份荣耀和喜悦,转化为十足的干劲,凝聚起奋进的力量,勠力同心,脚踏实地,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

冬奥场馆 惊艳亮相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夜景照明系统近日开始调试,22根“冰丝带”向市民展现“舞起来”的曼妙。本报记者 程功摄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日益临近,一处处冬奥场馆平地而起,一场场冰雪赛事成功举办,一项项重大活动接踵而至,北京大街小巷的冬奥氛围也持续升温。

2019年,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承上启下、攻坚突破的关键之年。一年多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筹办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扎实有序推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整体亮相、首钢滑雪大跳台完工、国家游泳中心完成全冰面测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基础设施如期交付、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主体工程完工、三个赛区奥运村全部封顶……场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条高铁、多条干线”的城际交通网络建成,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京礼高速北京段建成,北京至张家口最快运行时间由之前的3小时7分钟压缩至56分钟,冬奥交通运输网更加完善,滑雪爱好者到雪场撒欢儿也更加便捷。

冬奥宣传推广持续升温,成功发布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举办倒计时1000天、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等活动,让老百姓感觉冬奥离自己越来越近。浓厚的体育氛围感染着千万民众投身全民健身活动,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京城的小区、广场、公园、路边,总能看到奔跑者的身影,他们步履轻盈地掠过街头巷陌,为北京这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城市代言。

相信不远的2022年,北京必将兑现承诺,为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

2020全国两会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