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中日韩经贸合作有望提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06-04 23:38

天下

6月3日,刚离任回国不久的中国前驻韩大使邱国洪在察哈尔学会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表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在技术层面已经没有大的分歧,距离谈妥只差“临门一脚”,三国在疫情期间的良好合作和恢复经济的共同需要有望加速这一谈判进程。

邱国洪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破坏和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加强各方合作的契机。以中韩为例,疫情期间中韩通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了相互疫情“零输入”的记录,并采取开通人员往来快速通道等一系列举措,确保了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顺畅运行。在合作抗疫氛围下,中韩领导人短时间内两次通话,双边部长级、司局级磋商密集开展,疫情前由于“萨德”问题一度陷入低谷的双边关系得到修复,为下步中韩全面提升合作、共同推动中日韩三边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

中日间的情形也有相似之处,疫情初期日本主动向中国捐赠防疫物资,并配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中文古诗词,感动了不少中国民众。日本出现疫情后,中国也投桃报李,积极支援,两国民间互动带动了双边关系进一步改善。

中国前驻大韩民国大使邱国洪(左上),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兼延世-察哈尔中心执行主任张忠义(右上),学会高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鸣(下行左),学会研究员、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崔文(下行中),学会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金永明(下行右)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崔文说,自2002年首次提出构想以来,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已经经历了近18年的历程,虽然谈判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各方努力下,早日达成协议已成为各方共识。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中日韩自贸区第十六轮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中,三方一致认为,建设中日韩自贸区符合三国共同利益,将按照三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加快谈判进程,积极打造一份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

崔文表示,中日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韩国经济总量也在全球名列前茅,三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0%以上,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将成为能与北美自贸区、欧盟自贸区并驾齐驱的巨大经济圈,且较前两者将更加具有活力。尤其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日韩三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邱国洪说,如中日韩自贸区协定能够成功落地,还会推动因印度退出受到影响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快签署。同时,“中韩+1”、“中日+1”,乃至“中日韩+1”等多种形式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也有望迎来活跃的发展期,中日韩的全球经济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邱国洪指出,三国合作仍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阻力,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要警惕美国为遏制中国离间中韩、中日关系,在军事安全和高新技术领域向韩日施压,并给中日韩合作造成压力。此外,中日、韩日之间均有历史问题,三国在军事安全和领土问题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考验着各方的智慧。尽管如此,他认为后疫情时代中日韩合作不断加速是大趋势,在双边问题制约下,有时会有波折,但如果各方能用好此次疫情期间的合作成果,共推中日韩合作深化,后疫情时期中日韩合作就会少一些曲折。

 


编辑:滕宇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