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手记 | 后浪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2020-07-10 09:02


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 雨

后浪

五中考生家长 白斌

今天,全家都起得分外早。进入了新高考的六选三考程,每个考生要通过自己选择的报考科目来一争高下。儿子第一科考试是早上八点的物理。

早餐是孩儿妈特意烹制的羊肉抓饭,寓意着“手到擒来”和“喜气洋洋”。吃完早餐,我穿上了本次高考的第四件助威服:登峰造极!

传说中的高考甘霖雨如约而至,室外的气温下降到20℃出头——这样的天气和温度无疑更适合考生们发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考场外已经有不少考生、家长和送考老师们了,送考老师们与考生拥别,传递着鼓励与力量。

下周要去上海开庭,送完儿子,我直接去了上地医院做核酸检测。无论是来检测还是就医的人们,都保持着安全社交距离,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由于实行线上分时段、分地点预约,检测起来很快,每个人用时不到一分钟;回去之后还可以用APP实时查询、出示检测报告,真是便捷高效。尽管已经连续三天实现了新增病例的“零增长”,市民们仍都自觉遵守着防疫规则,每个人都戴着口罩。我想,这就是北京乃至中国在本次抗击疫情中取得巨大胜利的秘诀——高度的集体主义和纪律性、组织性。

儿子今天只考物理一科,这样一来,他有足足一天的时间来休整,好好准备明天的最后两科考试。新高考改革不再区分文理科,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理化生史地政中任选三科,儿子选择的是物理、历史和地理。我很赞同他的选择。这样,未来,他无论学习哪个专业、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兼具文科和理科的思维方法。

跟儿子边走边聊,看着他们无畏的面庞,我似乎已经看见了有着如此丰富经历的“长江后浪”们的未来,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外交、传媒、医疗、教育…….各个领域上,他们各自游刃有余,大放光彩。

2020高考,加油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