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9:50
以往只在语文、英语出现的“阅读题”,今年生物科目竟然也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学科首考中,新增了“科学阅读”题型,通过提供800字科普短文,要求考生获取和加工科学文本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新增“科技阅读”题
北京教研专家表示,“科学阅读”题是考查学科素养的积极尝试,考生解答“科学阅读”题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评价、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科学阅读”题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快速学习能力,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科技文献成素材
今年的生物试题广泛选用科技文献作为素材进行命制,将复杂高深的研究以简洁明了的图表和浅显易懂的文字予以呈现。在试卷六道大题中,有四道选用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作为命题素材。其中既有世界领先的科学发现,又有对人类生存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的科研成果。
试题注重联系生产生活,以真实的科研数据,创建真实的科学探究情境和研究任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关注考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是生物学试卷的重要特色。”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如此总结。
比如,第21题围绕籼粳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展开设问,从考查进化的基本概念,到通过简单的数据图分析杂种优势的产生,再到用所学的遗传定律说明杂交种结实率低的机理,最后要求考生利用题目给出的水稻广亲和基因信息,结合培育籼粳杂交种的方法解决水稻育种的实际问题。试题通过递进式设问,引领考生拾阶而上,循着科学家探索真理、解决问题的路径深入思考,实践创新,为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了展示科学思维水平的平台。
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思考疫情防控
在对疫情防控的考查上,今年的生物试题跳出局限,着眼于新高度。基教研专家介绍,试题不仅局限在传染病的致病机理、免疫应答机制和预防措施类型等基础知识概念本身,而是从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高度着眼,引导考生理解生物安全对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选择题第15题的设计,让选考生物学的考生能够站在国家安全防御体系建设的高度,综合分析重大疫病、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暖等相关问题。选择题第11题,聚焦我国科学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成果,既考查了考生对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理解,也综合考查了考生对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提升未来国家栋梁的科技自信和民族自信。
此外,今年的答题卡设计也颇有特色。比如,如第20题第(4)小题,给出了关系图的框架,要求学生完善该关系图;第21题①要求填写杂交图解,而②则是一个大方框留空,要求学生设计杂交稻的育种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