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 21:54
协同发展是这两年的热门词,在2020西湖论坛上,北京晚报健康周刊特别采访了哈药集团总裁徐海瑛,邀请她分享哈药在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经验和设想。
徐海瑛介绍,哈药的协同发展分两个板块——内部的产业协同和外部的产业协同。
哈药集团经营众多业务板块,在制造业方面,除了人用疫苗,医药板块里的产品类别和剂型全部都有。除了制造业,商业板块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旗下的商业配送、批发,连锁药店等业务规模也比较大,在当地影响深远。在内部的协同上,哈药非常看重工、商之间、上下游产业链的业务发展,利用产业链的优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满意度。
比如,哈药集团人民同泰连锁店,疫情期间慢病药和处方药在药店的有很大的需求量,涉及防护、消杀类的关键物资需求量也很大,在疫情期间占了销售量的60%。这时,药店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卖药场所,还需要很强的药师服务、很强的消费者用药指导等。实际整个过程是产品部门、药师服务和消费者三者互动的场景,而且三者之间产生了一个非常深度的连接。包括我们连锁药店的会员体系,他的慢病常用药是什么?以前有什么常见病史?哪些是我们哈药的产品?当我们有一对一的服务网络体系时,就可以非常便捷的帮助我们内部产业协同发展,这就是生态链的价值。
因为,每类药品都有不同的消费者人群和不同的销售渠道,所以除了内部的这种产业协同,肯定还要跟全国市场不同的头部企业有很强的上下游关系。
自去年上半年,哈药就开始进行外部产业协同,与国药、国控、九州通、京东互联网医院等建立了深度合作。疫情期间,医院和诊所开诊率非常低,通过外部产业协同将产品和服务更紧密的结合,包括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让消费者在交互的界面上有了更多选择,哈药作为药企也有了更多销售、推广、宣传渠道,可以说,外部产业协同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势明显。
“相信这段时间的产业的协同和互动的方式,会在整个行业和社会产生比较深远影响。”徐海瑛表示,甚至会塑造整个产业的未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