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 22:55
“下起来了,走,干活儿去。”12日18时30分左右,丰台区肖村桥南下凹式铁道桥下,李强一声招呼,另外三个同事立马套上连体雨衣冲进雨里,开雨箅子、竖锥筒、立警示牌……各司其职,忙活起来。为了等雨来,他们四个人已经在桥区守了整整7个小时。
李强是北京排水集团管网四分公司生产运行一班班长,他和另外三个小伙子组成一个中型抢险单元,在降雨过程中负责值守肖村桥南侧下沉式铁道桥。
在几年前,这个桥区曾经是防汛人员的盯防重点,曾发生过严重积水。2015年以来,北京排水集团改造了桥区泵站、建设了蓄水池,桥下积水情况大大改善。
为何有了泵站和蓄水池仍然要派抢险单元值守?站在铁道桥桥下的李强抬手往南侧一指:“因为这个桥太陡了。”他解释,普通桥区的坡度在5至8度,但这里接近30度。一旦出现降雨,雨水会迅速顺着陡坡汇聚到桥下,形成积水的几率大大增加。另外,桥下的三台山路是进出亦庄的主干道,积水的出现势必会影响交通。李强和同事的职责,就是严防死守,迅速处置。
将积水导入雨水箅是最快的方法,为了确保雨水箅畅通,此前李强和同事已经对桥区主辅路上60多个雨水箅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和清掏,提前扫清了可能存在的“障碍”。
12日一早,李强和同事就早早到达备勤基点,检查装备,等待防汛特级响应的命令一下,立刻出发。11时30分,他们来到桥区,开始了一场历时7个小时的等待。
降雨还未至,李强和同事先把准备工作做好。他们分头把此前已经清理过一回的60多个雨水箅又复查了一遍,还把降雨过程中可能用到的钩子、锥筒、警示牌等抢险工具提前摆放到位,为的是节省抢险时间。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到了13时左右,雨依然还没有下,他们只能等待。一会儿到车上坐一下,一会儿又下车到桥区附近走一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降雨仍然没来。但在他们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出着急的样子。“等雨,太正常了,我们早就习惯了。”李强说,淡定地等着雨来,按部就班地展开应对,他们早就已经训练有素了。
但记者发现,不管李强在干什么,手机和对讲机始终没有离手。“这是我们接听上级指令的通道,只要一响,就要马上接听。”李强说,降雨情况变化多端,可能自己值守的桥区没有降雨,但两公里外的桥区可能已经积水,公司会随时调派附近抢险力量。所以,尽管在等待,但精神需要高度集中。
14时,天空下起了零星小雨。本来以为要启动防汛应对了,结果又停了,李强和同事又回归到等待状态。大雨来临前,天气非常闷热,没过多久,他们的工作服就被汗水打湿了。
18时30分左右,降雨来了,并且逐渐加大,桥区路面果然有水缓缓从坡上流下。李强和同事立马行动,打开雨水箅、设立围挡和警示牌、指挥过往车辆,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雨还在下,李强和同事们早已做好熬夜的准备,只要雨不停,他们就会一直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