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普动态 | “商业险+健康服务”体系:共建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新生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08-18 21:19


“商业险+健康服务”体系:共建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新生态

8月16日,2020西普会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圆桌论坛在海南博鳌召开。在健康险板块,论坛邀请了相关学者专家,医疗、医药、保险等健康产业链多领域决策者共同参与,就如何有效构建“医、保、药、健”的生态联动,展开了深度交流。

当下的健康险市场,有着数万亿级别的商业机会,细分业务领域也是一片红海。近年来,由于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加快、中等收入群体壮大、慢病人群扩大、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等因素,健康保障和服务成为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并快速释放。从保障领域看,医疗、重疾等领域产品数量多、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失能、护理等领域则刚刚起步甚至还是空白。在健康险加速发展的同时,现阶段的有效供给能力还远不能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

健康险厚积薄发,从工具理性到以人为本

论坛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以“健康商保从被动理赔走向全周期健康管理”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从医疗保障角度指出目前健康险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观察建议。

中国人保健康广东公司总经理叶立坚就“实现健康险服务‘实心化’的难关与突破”为题目进行发言,他指出健康险的高速发展促使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进行巨大的转型。代理人一定是以产品和服务取胜,掌握更多优质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从传统的游说到知识的普及,为投保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保险中介的服务生态层面,不断地以客户为中心、将治疗转向预防、线下转为线上,以及对保险科技赋能的认知,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同时,“保险+医疗+医药+互联网”的结合正在成为现实,并将成为未来大趋势。泛华保险销售服务集团董事长刘力冲针对“保险中介在寿险发展中如何构建‘健康+保险服务’新生态,实现客户多元化的保障服务”进行了深度的解析。

慢病管理与健康险的协同

慢性病种类繁多,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普通人面对慢病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作为次标体的慢病人群,保险公司不管在核保、承保或理赔层面都会管控风险,因此慢病管理在保险公司与慢病患者的僵局中作为破局者出现了。

三诺生物传感董事长李少波讲到,科技让糖尿病管理更简单,以患者为中心,线上与线下协同,院内与院外一体化,全病程管理,并建立个人档案,制定个性化健康方案。同时,在寿险方面他讲到,数字化转型是寿险业转型的核心路径之一,包括对传统运营服务端的改变,对业务渠道的基因重塑。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寿险金三角发生逻辑转变,客户需求驱动产品创新,客户体验倒逼队伍进化。

关注重疾险条款修订背后的疾病谱变化

随着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健康险保障条款使用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动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需要扩展疾病定义范围、优化定义内涵。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慈铭博鳌医院名誉董事长胡波从医疗视角分析了以健康险中重疾险的条款变化所透视的中国疾病谱变化对健康险发展的指引,以及未来健康管理技术的变化。

保险营销渠道医疗知识专业体系升级

本次论坛上,中康资讯推出了名医健通保数字健康平台,赋能保险营销渠道的医疗素质提升。名医健通保数字健康平台将专业的医疗资讯与健康险产品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完善的培训体系以及医疗科技赋能,全面提升保险代理人具有与健康险紧密相关的医疗知识素养,增强健康险的经营能力。同时协助保险公司将保险营销员培养成为更专业、更值得信赖的“健康顾问伙伴”,助力健康险营销渠道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0年西普会

编辑:陶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