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运输安全如何保障?“硬核”装备亮相服贸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2020-09-08 17:26 语音播报


在位于服贸会8号展棚的“文物及博物馆文化创意展区”,文物科技被搬上舞台。将一件文物包装妥当、完好无损地运送至博物馆,需要考虑到哪些保护条件?光照、温湿度、震动或倾斜都可能影响到文物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有了这只箱子,可以把文物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文物科技展区里,一台红黑相间的“智能包装箱”亮相展台,引起关注。

这项文物装备“硬核”创新技术产品由中创文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自行研发,获得多项发明专利。“这是一种集成了物联网、远程传感、云计算等技术的新型高端文物装备,开启了文物包装4.0时代。”工作人员介绍,对于每一件文物,他们首先都会进行三维扫描,确定文物的形状、轮廓和尺寸,为文物“独家定制”一个专属的模具,用于放置在包装箱内,对文物起到保护作用。

“包装箱内部设有光照、温湿度、震动、倾斜等高精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到文物的‘动态’。运输过程中,如遇磕碰、翻滚、震动、温湿度过高或过低等情况,相应数值超过设定阈值,即可实时远程报警,提醒操作者轻拿轻放,或者调整温度湿度等条件。”工作人员介绍,所有这些数值都将呈现在包装箱外部设置的电子标签上,操作者可以随时调取、查看,满足库房数字化管理、文物无感识别等需求。

这台智能包装箱还配备了GPS和“北斗”双定位系统,用于监测文物的实时位置。开箱则需双人指纹解锁,并配备高清摄像头实时抓拍开箱人员面部特征,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文物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目前,这一项目正在向博物馆推广。”工作人员说。

北京日报客户端和你一起来“探服”

编辑:徐慧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