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公民的电诈频发,我驻澳使馆再发提醒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2020-09-25 12:09 语音播报

热点

据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利用电话、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即时通讯软件等工具,针对中国公民的诈骗案件仍呈频发态势,有的发展为“虚拟绑架”(Virtual Kidnapping)案件。

驻澳使馆表示,“虚拟绑架”是电信诈骗类案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社会危害性最大的类型之一,对当事人和家庭造成巨大伤害。

何谓“虚拟绑架”?

据媒体报道,中国留学生近年落入“虚拟绑架”骗局的情况屡见不鲜。仅今年以来,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警方就接到了9起“虚拟绑架”报案。

悉尼中国留学生遭遇“虚拟绑架”(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图片)

“虚拟绑架”骗局通常分为4个步骤,会花费几个月时间实施。

骗子首先会冒充当地政府、中国使馆等权威机构打电话给受害者,诱使他们提供自己的姓名、生日、住址等个人信息。接下来,骗子会指控受害者有犯罪行为,以驱逐出境、取消签证、逮捕等法律手段进行威胁。第三步是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并表示他们已成为一项金融调查的目标,这可能影响到他们在中国的家人,除非支付赎金。

最后,骗子要求受害者提供一笔“保证金”来解决问题。如果对方没有足够的钱,他们会建议受害者拍下自己被捆绑、蒙住眼睛的照片和视频,假装被绑架,迫使父母付钱。同时强迫受害者住进酒店一类的地方,断绝与他人的一切联络,且不许报警。

据专业人士介绍,受害者通常是刚来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很多是高中生,涉世未深,容易上当。骗子常年使用相同的诈骗手段,却屡试不爽。

使馆:注意警惕“英语”电信诈骗

“虚拟绑架”等针对中国公民的诈骗案件频发,中国驻澳使馆给出4条提示,提醒中国公民高度警惕电信诈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

一、中国驻澳使领馆不会通过人工电话或电话录音等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件过期需延期或补办、包裹需领取,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个人提供银行账户、转帐服务或回拨电话以进一步联系等,更不会通过电话谈及涉及刑事案件调查、冻结银行信息、涉嫌洗钱犯罪等内容。

二、电信诈骗不只是冒充中国使领馆和国内公安机关的“中文定制”式诈骗,也要警惕“英语”电信诈骗,“英语”诈骗和“中文”诈骗套路基本一致。

三、如若接到显示为使领馆的电话,或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务必保持头脑冷静,不要轻信,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信用卡信息,更不要转账汇款。建议挂断电话。如需要,可按领区拨打中国驻澳使领馆领事保护电话、国内公检法机关等官方网站提供的联系电话,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进一步核实。

四、如不幸上当受骗,请及时向澳大利亚当地警方报案。如受骗款项系通过中国大陆地区银行卡转账取现,受害人向澳大利亚当地警方报案后,可直接拨打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110报警电话报案,或者通过110报警电话转接、查询当地反诈骗中心报警电话后报案。

使馆同时说,如果中国公民认为自己可能已成为该类诈骗行为的目标或是能够提供信息协助警方工作,请前往或电话求助当地警察局。同时,中国公民也可向澳大利亚网络犯罪在线举报网ACORN(Australia Cybercrime Online Reporting Network)举报。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可向公民身份和网络支持服务IDCARE(National Identity and Cyber Support Service)寻求帮助,电话:1300432273。

警方紧急电话:000

警方求助电话:131444

驻澳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

●驻澳大利亚使馆:0262283948

●驻悉尼总领馆:0295505519

●驻墨尔本总领馆:0398248810

●驻珀斯总领馆:0892213729

●驻布里斯班总领馆:0730128090

●驻阿德莱德总领馆:0882688806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

+86-10-12308 或+86-10-59913991

从澳境内拨打:0011-86-10-59913991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