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7:50
甲丁是创作了《知心爱人》等歌曲的著名词作家,也是担任过多次央视春晚总策划的导演,在他几十年的从业经历中,有一场演出让他念念不忘,那就是2010年的“梦回1980—新星音乐会30年纪念演出”。甲丁在这场演出中出任总导演,圆了他青年时期看新星音乐会时,在心中种下的梦。
甲丁
1980年新星音乐会举办时,甲丁正在成都当兵,他看的是当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转播。“当时军营组织我们收看,很多人挤在一台14寸的电视前头。”甲丁记得特别清楚,那电视很小,就像看小人书一样,还有丝丝拉拉的声音。电视上的画面虽然小,但带给甲丁的震动却非常大。“在这之前,我们听到的流行歌曲来自中国台湾,还有部分日本的,突然听到中国也有这类音乐了!”
甲丁明显感觉到,这些歌除了旋律和歌词优美,更重要的是“唱的生活离我们很近”,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此之前,甲丁听邓丽君等流行歌曲,也好听,但觉得那种生活离自己很远。但新星音乐会上的歌唱出来,唱的就是自己的生活。“从业内的角度来说,原来我们和港台音乐是隔着一层的,各唱各的,也可以听,但在艺术实践中不能这么写。”甲丁说,从新星音乐会开始,可以这样创作了,这之后才有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原创群体。
“这不只是出几首新歌和出几个歌星的事,而是让我们感觉春风扑面,这个国家都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充满了朝气。”甲丁说,一场音乐会形成了强大的气场,今天的人可能想象不到,“它开启了改革开放后新的文化现象,《北京晚报》这件事干大了!”
甲丁还提到一个有趣的角度,人们一般只会想到新星音乐会在文化精神领域的引领作用,“但其实它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甲丁说,邓丽君曾带动了当时人们买磁带的潮流,新星音乐会也触发了一个潮流,这场音乐会的内容录制的磁带销量极为可观。“要买盒带,家里就要有录音机,这就带动了科技的发展。”甲丁说,改革开放后,科技产品进入日常生活,最早就是从家用电器开始的,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认识提高了,对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从甲丁个人的艺术生涯来说,这场音乐会也有特殊的意义。“这场音乐会的的确确有启蒙的价值,我就想,如果他们能唱我的歌该多好啊!”甲丁说,当时的他只是个文工团里的小作者,等到他在创作领域有一定位置了,这些歌唱家却纷纷出了国,直到2010年要举办“梦回1980—新星音乐会30年纪念演出”时,他们又一次聚在一起。甲丁听说这个消息,立刻答应出任导演。
2010年“梦回1980—新星音乐会30年纪念演出”
那场演出后甲丁十分感慨,他感觉到再登台的歌唱家们对艺术依旧保有一丝“拧巴”,甚至是“矫情”。“不是那种让人讨厌的矫情,而是特别可爱的矫情,他们时时刻刻在想,如何既能保留30年前的原汁原味,又能呈现经过30年艺术实践后的诠释。”这种对艺术的严格要求,正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从事艺术的初心。
“这场演出圆了我的梦,也让我看到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用努力,换来了成为他们的导演的机会。”在甲丁看来,之所以在四十年后的今天还要回顾这场音乐会,与其说是想看这些歌唱家当年和现在的样子,不如说想看看自己,“感受我们每一个人在这几十年中的变化,和我们的国家在这几十年中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