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21:19
跨界艺术家不在少数,达·芬奇不仅是画家还是数学家、医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植物学家;达利不仅是画家还是摄影师、舞台布景师、导演;毕加索不仅是画家还是陶艺师、银匠、灯光舞美师;齐白石不仅是画家,此前还曾是木匠;鲁迅不仅是作家更是画家,为多个出版物绘制插图,还曾设计了北京大学的校徽;张爱玲不仅是作家还是插画师,她的第一笔稿费,并非来自小说,而是漫画。
近期,在今日美术馆展出的鲍勃·迪伦艺术展也是如此。鲍勃·迪伦既是获得过格莱美奖的歌手,也是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实际上,他也是一位有不错艺术感觉的画家。
▌ 纪念碑谷日落(三联画) 鲍勃·迪伦 绘
在跨界画家中,不得不详细介绍的还有泰戈尔、安徒生、丘吉尔。
政客丘吉尔
前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位响当当的政界名人,他那著名的“V”形手势,甚至成了国际通用身体语言。有人钦佩他的政治作为:他作为前英国首相,曾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人赞叹他的写作才能:他凭借《不需要的战争》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有人讨厌他的犀利和自负,认为他的名言“历史对我不错,因为都是我写的”显得过分张狂。不过,这还不是丘吉尔的全部,在他涉猎的诸多领域中,他还有一个画家身份,相比于其政治家、作家、演讲家的名号,画家可以说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个。
丘吉尔四十余岁时,在政治生涯中暂时失意,赋闲在家,借习画排遣他长时间休息的孤独感。因此,起初他作画仅仅是为了消遣,甚至都不是闲情逸致的消遣,而是一种精神持续压抑情况下,强迫自己找点事做分散注意力的消遣。丘吉尔有一次曾经感慨道:“如果不是绘画给我的精神支持,我恐怕活不到今天。”但谁知这消遣竟成了他一生的爱好,丘吉尔的艺术天分极高,绘画虽然无心插柳,却也小有成就,一名英国职业画师对丘吉尔的画技赞不绝口,他曾由衷说道:“如果丘吉尔当初投身绘画而不是从政,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画家。”
▌ 丘吉尔在迈阿密海滩附近作画
丘吉尔的作品中,光线表现得简练又恰如其分。这也许与他欣赏的艺术家有关系,他常去观赏特纳、马奈、莫奈、塞尚和马蒂斯等人的作品——这些画家画中那些明亮的色彩和独特的光线,不仅照到了丘吉尔的画里,还照到了他的心里,丘吉尔用明媚的光线来驯服自己内心的那条“黑狗”(丘吉尔患有抑郁症,他将这随行的心理阴影唤作“黑狗”)。
丘吉尔的油画作品是他工作和生活的写照。油画《布什海姆宫》,描绘的是他的出生之地;油画《劳伦斯农庄》描绘的场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曾率领一营军队作战的地方。在北非画的《马拉喀什》则是二战时,英国、美国首脑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丘吉尔的休闲之地,也是他后期油画中的主要场景之一。
▌ 特伦特公园露台 丘吉尔 绘
1943年12月,为制定彻底战胜法西斯德国的战略计划,中、英、美三国首脑在北非开罗举行会议,并发布了著名的《开罗宣言》。在开罗会议之前的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丘吉尔邀请罗斯福前往马拉喀什小憩,并偷闲作画,绘制了《马拉喀什清真寺的喀托比亚塔楼》等作品。
提起自己的绘画作品,丘吉尔总是谦虚地向人戏称:“这都是我的信手涂鸦之作。”他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丘吉尔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美术训练,作品中缺少一些独到的绘画技法,不过,他作品中传递出来的美感却毫不逊色于职业画家。与丘吉尔交往的艺术人士都是英国乃至欧洲顶级的专家,印象派画家华特·席格教给了他幻灯投影照片作画法;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院长埃德温·路特恩斯和英国国家画廊的馆长肯尼斯·克拉克都是丘吉尔的座上宾,给他的艺术创作提出了不少建议。丘吉尔还常常参加皇家美术学院的夏季宴会,并在报纸上发表艺术展览评论。在丘吉尔七十余岁时,还被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选为“特别荣誉院士”。
丘吉尔其实对自己的绘画水平还是相当自信的,他的油画作品还曾作为礼品,由他本人送给美国总统。他的作品在市场中的表现也很不错,丘吉尔赠与马歇尔的油画《廷何瑞的风景》在公开拍卖时,以61万英镑的高价成交。2014年,其作品《查特韦尔庄园的金鱼池》于伦敦苏富比拍出,成交价为176万余英镑。
▌查特韦尔庄园的金鱼池 丘吉尔 绘
丘吉尔还曾写下一本书,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艺术创作——《绘画自娱》。书中写了一段文字,描述他初学绘画时的心态:
丘吉尔小心翼翼地蘸取了蓝色颜料,开始涂抹蓝天。这时,画家约翰·莱弗里爵士和他的妻子黑泽尔来访。黑泽尔看到丘吉尔小心翼翼画画的模样,说道:“下笔画嘛!犹豫什么呢?”丘吉尔说着便拿起刷子,在画布上画了一些肯定的笔触。之后,丘吉尔便树立起了画画的信心,面对画布,再也无所畏惧了。
他还曾描述道自己的绘画诀窍:“如果你想在陌生的领域(绘画)去领略一番,姑且向您进一言,绘画首要的品质是大胆与无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通过变化多端的笔触,以线条和色块营造出自己构思中的绝妙境界。而对于线条、色块的造型艺术而言,其真谛与美唯有通过漫长的艰苦卓绝的学习生涯维持,方可得道。”尽管热爱绘画,但丘吉尔对自己“业余”画家的身份却保持了十足的清醒。他曾写道:“不要期待能画出旷世杰作,在画的过程中开心就应该知足了。”
诗人泰戈尔
今年是泰戈尔诞辰160周年。泰戈尔的诗与画再次被推到大众视野之中。泰戈尔留下的几十幅画曾多次举办展览,甚至走上市场,流入拍卖行。2010年,泰戈尔的12幅作品在苏富比印度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出了150万英镑的高价,比估价高出3倍。
泰戈尔从未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就对美感很有要求。泰戈尔以书写整齐美观为乐事,他认为整齐的文字就像一个个小点,排布在纸上,给人以整齐的视觉享受,这就体现了他对视觉美的要求。在修改写好的东西时,他发现有必要增删或变动一些词语,乃至整行,这些改动打破了作品卷面的和谐,也影响了他的情绪。泰戈尔会将划掉的词语以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直到连起来的线条出现一种韵律美才会停止。这一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将会随着修改不断增加,涂改擦去的部分逐渐变得复杂,从美学上看,这些东西的结合体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 泰戈尔作品
1924年前后,泰戈尔在写作过程中用钢笔墨水涂改手稿时,偶然画出了一些类似鸟类剪影或怪兽形状的装饰图案。这种妙手偶得的即兴创作,给他带来了意外的乐趣,从此他便像孩子般入迷地作画。他主要用墨水、水彩作画,但有时也会突发奇想,例如压榨花汁作为颜料,用碎布甚至用手指涂抹在纸上。
泰戈尔绘画创作的动机类似于一种儿童的游戏。据梅兰芳回忆,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泰戈尔曾这么描述自己:“我一直爱好绘画,但未曾受过专业训练,有几次我在诗稿上涂抹修改时,无意中发现这些涂改痕迹连起来还有点像一幅画,这给了我想学画画的冲动。”
▌ 泰戈尔作品
年逾六旬的泰戈尔因病开始用绘画打发时间,不错的表现力和大量的创作为诗人泰戈尔赢得了另一个称呼——画家泰戈尔。其实,绘画不只是他在养病期间打发时间的工具,更是一直潜藏在他艺术生命中的能量与冲动,在13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两三千幅作品。1930年,泰戈尔访问欧洲期间,在巴黎皮加勒画廊举行了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同年,泰戈尔的画展相继在伦敦、伯明翰、柏林、莫斯科、芝加哥等地举行了环球巡展,轰动了世界文坛和艺坛。艺术评论家说:“世界几乎不知道这位伟大的印度诗人也是线条和色彩的大师。”
1931年,泰戈尔在印度加尔各答和孟买举办了个人画展。与国际上的一片赞扬不同的是,当时印度国内对他的绘画存在两种相反的评价。一种否定的评价认为泰戈尔这些未经训练、单凭感觉的涂抹是老诗人的“晚年消遣”,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另一种肯定的评价认为泰戈尔的艺术表现力很好,不需要用常规的审美标准对他加以批判。
诗歌与绘画两种方式,在泰戈尔以艺术方式追寻生命真谛的过程中并存。而今,泰戈尔被公认为印度现代绘画的先驱之一,开启了印度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绘画流派的先河,他的画作已被列为印度国家艺术珍品。
▌ 泰戈尔作品
作家安徒生
著名荷兰画家梵高在仅仅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之后(还没见过安徒生的美术作品前),就在信中说安徒生的童话很美很有画面感,觉得安徒生肯定也很会画画。梵高说中了,擅长想象,擅长用文字描绘故事的安徒生其实也是一名画家,他因创作了168个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但同时他还运用剪纸拼贴的手法绘制了大量的插图,在丹麦,他的画家身份跟作家身份一样都是家喻户晓的。
安徒生一生剪过上千张拼贴画、16本画册、600多幅素描作品。作品中描绘的内容从历史到现实,从动物到植物,从政治到日常生活,涉猎广泛。
▌ 安徒生剪纸拼贴画
安徒生的剪纸作品一般都是左右对称或中心对称的图形,他喜欢把从各国的书报、广告、海报上剪下的小画,按照一定的思路贴到本子上,还亲笔写上很得体、很有风趣的小诗,或者用他自己的剪纸贯穿,赋予各式各样的主题。
安徒生是一位很勤奋的拼贴画高手,他喜欢随身带着图画本,将他的初恋、他的失恋、他的幻想、他的恐惧、他对世态的观察、对文学艺术的诉求、对旅途中世间万物的生动捕捉都一一表现出来。
▌ 安徒生剪纸拼贴画
据悉,保存下来的安徒生剪纸作品在他故乡奥登塞的安徒生博物馆有约250件,在丹麦皇家图书馆也有一部分。三联书店曾出版了一本《安徒生剪影》,选编了近200件安徒生的剪纸、拼贴和素描作品。遗憾的是,安徒生的童话越知名,他的画家身份也许就越容易被忽视,正如《安徒生剪影》的编著者林桦先生所说:“安徒生在童话领域的成就掩盖了他的丰富性,我们希望能为安徒生正名,为更多的读者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