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同庆: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崔文佳

2020-10-01 07:16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机场车站,万千旅人兴冲冲启程;寻常巷陌,家家老小欢聚一堂;景区商圈,花式活动热闹熙攘……这是平凡的一天,中国人在尽情享受着生活的“小确幸”;这是不凡的一天,因为我们经受住了疫情大考,在喜庆祥和中迎来了中秋国庆。

“双节”同至,国泰民安,这像一种隐喻: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相互联系、彼此支撑。面对汹汹疫情,我们之所以能够渡尽劫波,安享此刻的岁月静好,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这样一份“家国观”。

九个月来,从“天涯海角”到“漠河北极”,从雪域高原到黄浦江畔,亿万人民并肩站立,视“国家的大考”为“自己的战斗”。这场严峻斗争中,中国展现的风范,中国人汇聚的精神,其实正道出71年来共和国书写一段东方传奇的精神秘钥。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屈辱和苦痛被封存在历史深处,但对这个在满目疮痍中站起来的国家,世界并不看好,西方预言家毫不客气地宣称:中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

远大的目标立足于贫弱的基础,光明的前景发端于艰辛的探索,新中国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我们有过困惑、挫折和失误,但是,我们更有省思错误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愤图强的精神。

71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将一百多年的苦难和落后、外界对一个新生国家的轻视和质疑,彻底甩到了身后,曾经啼饥号寒的亿万中国人,意气风发迎来了全面小康的光明前景。

是什么写成了这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是一个初心不改的政党。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共产党人都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义无反顾地扛在肩上。

是一群艰苦奋斗的中国人。从敢为天下先的个体户,到扛起蛇皮袋走四方的农民工,再到勇于追逐风口的创业客,一代代人投身时代的洪流,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苦干实干。

是一个独树一帜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又孕育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还通过市场激发微观活力。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家国本就一体,而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将政党、国家、人民的利益统一了起来,再度强化这种“家国观”。以之为引领,“我怎样,中国便怎样”成为社会共识,亿万人民的梦想生长拔节,无数双勤劳的手握在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一路走来应对各种挑战,也唤醒了中国人主宰自己命运的自我意识,激发起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豪迈情感,推动中国进入不断自我超越的能动过程。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当今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不断抬头。但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便是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闯过隘口才能一马平川。昔日中国尚且无畏挑战,今日中国又何惧风雨?中国人民同风共雨的“共同体”情感、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就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1949-2020,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涉水跋山。节庆时刻,我们分享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感怀对于伟大祖国的责任与使命。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让我们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继续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加油,强起来的中国!加油,自信的中国人!

祝福你,我的祖国

编辑:崔文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