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 21:12
国庆黄金周期间,高速车流量明显“涨潮”,占用应急车道的乱象也随之增多。10月1日,河南李先生返乡途中看到有车辆占用应急车道,拍下361张照片及多段视频,经排列剪辑后向当地警方举报;10月4日,成都的强女士和家人从遂宁返回成都,短短两小时内拍下约270辆侵占高速应急车道的违法车辆;10月8日下午,在安徽铜陵,也有两名网友拍下42辆车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图片,并举报至交警部门。
连日来,对占用应急车道的自发举报越来越多,网友对此事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以至白岩松在央视节目中发出灵魂拷问: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大多数网友认为,随手拍的举动干得漂亮,被拍的人理应挨罚。也有人说,这些拍摄者完全是打小报告、多管闲事。9月28日,就有一名大学教授因违规走应急车道被市民举报。随后,他在微博大骂拍摄者“手欠”,还嚣张地在评论区诅咒这些人“早日升天”。
随手拍下占用应急车道车辆,到底是份内的事,还是管他人的闲事?厘清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谁受到了处罚,更在于谁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这些车主拍下的,确实是个别人的违章行为,但维护的是包括每名司机在内的公众利益。应急车道是救急救命的专属通道,不是求快加塞儿的私人车道。一些司机怀抱侥幸心理,先堵住应急车道,再根据车流量变化进行变道,个人或许加快了进度,但总体上不仅加剧了路段拥堵,还很可能阻碍抢险救援车辆的通行,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可以说,开上应急车道,碾轧的是出行的基本秩序,霸占的是救援的绿色通道;拍下并举报此类行为,让违法车主受到应有的处罚,就是在维护出行的规矩,保障救援的效率。明明体现了正义感,是急应急车道之所急,怎么能叫多管闲事?敢走应急车道,就别怕被抓拍举报。
作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有效补充,公众随手拍的行动完全符合法律法规,也已经得到交警部门的肯定和鼓励。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经查证属实,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违法行为照片或视频可以作为处罚的证据。既然有人见义勇拍,交管部门也要发挥职能作用,接到一起,查处一起。单单一名私家车司机,就能记录下数十甚至上百辆违规车辆,足见占用应急车道的现象何等严重,多少司机对交通法规何其漠视。必须让不讲车德、目无法纪的车主明白,群众监督的眼睛,也如同一个个摄像头,为应急车道构筑起一条坚固的意识护栏。
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随手拍下占用应急车道等违章行为,已经成为这个黄金周的出行新潮。这样的“闲事”管的多了,必定会成为执法部门的得力帮衬,并转化为更多车主文明行车的行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