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还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2020-10-22 17:12 语音播报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的普遍痛点。10月22日下午,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服务与发展”平行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政府监管官员等围绕“中小企业发展与高效直接融资”议题,现场支招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长张承惠认为,目前,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造成缓解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特别适用于普惠金融,第二是金融机构的加快转型,第三是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

但话锋一转,张承惠表示,中小微企业企业融资难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中长期债务性资金非常缺乏,相比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5到7年的流动资金贷款,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长期的信贷。另一方面,我国缺少能够和中小企业共担风险的股权投资基金。而造成这两个问题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仍然不够。

张承惠举了个例子,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规模大约是台湾的7倍左右,但是中国大陆的GDP却是台湾的26倍。因此她总结,发展中国资本市场需要继续深化改革,需要调整制度,需要优化监管和政策。

在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强看来,在对中小微企业的早期投资方面,投资者必须具备两个心态,第一是对投资退出时间的期待要非常长久,第二是作为天使投资,与其他阶段投资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容错率。

“如果没有一种强大的包容失败心态,早期的基金是很难做大坚持下去的。”王强表示,通过这些年的经验学习,已经渐渐让投资人的期待从两三年到五六年,到接受十年,甚至十年之后,实际上是通过这个基金的架构培育了一批成熟化的早期投资人。

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