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11:59
本周日10时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对社会公众恢复开放,“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同步向大众开放。1900余件文物及展品亮相,讲述最可爱的人。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1年2月底。
每米展线呈现超3件文物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70年后,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军博开幕。
这场“穿越时空”的展览利用了军博展览大楼一层西侧3个展厅,以时间为脉络,设置“正义担当 决策出兵”“运动歼敌 稳定战线”“以打促谈 越战越强”“实现停战 胜利归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历史贡献”5个部分,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思想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最可爱的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5个专题,全方位展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战斗、越战越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程。
展厅里,巨幅作战地图、各种旗帜徽章,还有缴获的武器等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物静静陈列,平均每米展线陈列3件以上文物,配合运用油画、国画、雕塑等艺术品,增强了历史厚重感。
上甘岭战役阵地上残存的树木
824件文物系首次展出
走进主题展览大厅,观众可以看到志愿军使用过的各式武器实物。既有极具代表性的米格-15歼击机、215号坦克等,也有赵顺山用过的十字镐、张桃芳在冷枪冷炮运动中使用的步枪、唐章洪使用过的迫击炮、起雷英雄姚显儒使用的排雷钳、牛保才使用的电话机和线拐子,这些都是为此次主题展览精心挑选的抗美援朝装备实物。
据统计,主题展览中展出的众多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中,有824件文物是首次展出。比如伍先华的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勋章证书,韩德彩的立功材料和战斗经过图,上甘岭战役中被炸断50多处的电话线等。
战斗英雄刘光子使用的冲锋枪
还有一批珍贵文物亮相,其中包括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时期使用的望远镜、志愿军二级英雄郑起的军号、俘虏63名敌军的刘光子使用的冲锋枪等。
彭德怀在朝鲜使用的望远镜
彭德怀在朝鲜使用的钢印
英雄故事回荡展厅
决策出兵、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凯旋门”、“最可爱的人”等重点景观被定格在展厅里,成为最聚人气儿的地方。
在鏖战长津湖景观,呈现了一批志愿军战士埋伏在雪地里的场景。如果细看可以发现,有的战士已经闭上了双眼。这是1950年冬,朝鲜半岛遭遇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长津湖畔到处白雪皑皑,人走在雪里只能露出上半身。“在这场战役中,许多战士被冻死、冻伤。”一位讲解员介绍,长津湖战役期间,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第179团1营2连7班、8班27名同志在阻击德赖斯代尔特遣队的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恶战结束后,1营副政治教导员杨石毅来到现场,在入朝作战记事本中记录下烈士们牺牲的壮烈情形。这件笔记就陈列在展柜中,观众可以看到上面写着“我们又看到了二十七位烈士倒在血泊里的情况,他们的子弹已打完,榴弹已打完,每个烈士的小手指上还挂着三四个一二个的铁圈……”
战斗英雄黄继光的遗物
黄继光牺牲处挖出的爆破筒残体,志愿军第20军司令部、政治部命名杨根思生前所在的第58师第172团3连为“杨根思连”的通令……一件件文物,生动讲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一大批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
【参观提醒】
军博自10月25日10时起对社会公众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9时至17时(16时停止进馆)。12月31日前,周一不闭馆。
观众须实名预约(含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儿童),错峰、限流参观,每日限额8000人(09:00-12:00时段、12:00-16:00时段各4000人);不提供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可通过军博官网、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电话语音自助系统等官方平台,使用二代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护照等实名制预约1至10天内的有效参观。累计三次爽约的账号将在60天内无法预约。观众入馆须出示本人预约成功界面截屏、预约时使用的有效证件原件、本人实时健康码,配合测温后入馆参观。
军博提醒观众,请全时正确佩戴口罩参观。为避免造成聚集,请在预约时间段入馆参观,如错过预约时间段将谢绝入馆。